【项目简介】2019年宁夏研究院重大战略咨询项目简介
1、宁夏水环境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战略研究
院士参与情况:任南琪院士牵头,李圭白、张杰2位院士参与
项目简介:本项目在充分了解宁夏水资源现状、城镇水环境污染情况及治理需求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城市/城镇污水治理技术的发展态势,梳理形成能够服务宁夏水环境治理的技术体系,并提出未来15-25年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在相关领域的技术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通过宏观层面上的流域污染减排、水质水量统筹调配,实现区域水环境的综合改善;最后通过以银川市为代表的城市/城镇水环境治理范式的研究,指引方向、树立标杆、服务未来,实现宁夏水环境治理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同时也将推动地方配套政策及激励政策的制定,达成区域示范、技术引领和产业促进的宁夏城市/城镇水环境治理新目标。
2、宁东能源化工固废处置与资源化利用战略研究
院士参与情况:陈勇院士牵头,张懿、顾大钊、邱定蕃、罗安、段宁、李阳、余艾冰、李根生、李卫、康红普10位院士参与
项目简介:开展宁东能源化工产业固废处置与资源化利用战略研究,探讨能源化工产业固废资源化利用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量化评价煤化工产业固废的资源开发潜力,借鉴发达国家经验与启示,研究分析固废资源化产业市场发展政策环境,综合评估固废资源化利用产业的技术可行性与经济性,并科学规划宁东能源化工产业固废资源化利用战略方针及路线图,在凝练相关利用技术发展趋势、技术发展方向以及优先发展重大工程的同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及保障措施,形成煤矸石、粉煤灰、还原渣等典型工业固废利用产学研用联合体,针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形成专业化、集约化、社会化固废处置体系。
3、宁夏精细化工战略研究—国家级氰胺产业基地建设及宁夏氰胺产业创新升级发展战略研究
院士参与情况:陈芬儿院士牵头,张生勇、钱锋、欧阳平凯、钱旭红4位院士参与
项目简介:围绕宁夏建设国家级氰胺产业基地和打造有世界影响力的氰胺之都的总体目标,深入调研世界氰胺产业、宁夏氰胺产业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发展趋势;结合国际、国内精细化工、氰胺产业发展趋势,开展世界及宁夏氰胺全产业链、产品结构与定位、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市场规模、政策措施、人才、生态环境、关联行业等方面研究,提出宁夏氰胺产业未来布局、发展方向、目标,形成宁夏氰胺产业战略研究报告,为国家、自治区、行业、相关企业决策提供决策参考和支撑。
4、宁夏大数据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院士参与情况:吴曼青院士牵头,戴浩、丁文华、李国杰、刘韵洁、王小谟、许祖彦、杨小牛7位院士参与
项目简介:结合宁夏地方发展特点,在掌握国内外大数据产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研究大数据产业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战略领域和优先方向,提出相关技术和产业方向的重点领域、优先发展主题和技术群;遴选大数据产业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跨领域技术,研究提出重点领域产业发展路径,提出需建设的重大信息基础设施。具体研究内容包括:欧盟大数据产业发展战略及其对宁夏的启示、大数据基础设施与服务建设能力发展规划、政府治理大数据应用产业研究与规划、政治社会安全大数据应用产业研究与规划、民生服务大数据应用产业研究与规划、行业大数据应用产业研究与规划、基于西部云基地的中卫大数据产业发展研究与规划。
5、宁夏乡村振兴战略路径研究—乡村产业振兴之路径
院士参与情况:罗锡文院士牵头,陈剑平、刘旭、赵春江、陈温福、南志标、邹学校、康振生、张福锁、何季麟9位院士参与
项目简介:全面分析宁夏引黄灌区、中部旱作农业区和南部山区乡村振兴的现实基础、存在问题及制约因素。研究宁夏农村产业振兴、生态富民、人才等振兴发展重点任务和实现路径; 提出宁夏乡村振兴的主要目标和重大战略;提出宁夏重大关键技术工程项目方向及论证依据;提出宁夏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路径方案及相关政策保障措施;提出宁夏乡村产业科技创新目标清单等,为自治区党委政府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对策建议。
6、宁夏煤矿及煤基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
院士参与情况:王国法院士牵头,蔡美峰、张铁岗、康红普、王双明、孙金声5位院士参与
项目简介:基于宁夏煤炭产业现状及转型升级的内在要求,针对宁夏煤矿及煤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架构、技术路径与发展策略这一科学问题开展系统研究。将在充分调研国内外煤炭工业发展政策、技术与装备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煤矿智能化、煤机装备智能制造、煤基产业多元化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战略规划、技术发展路径与发展目标,研究宁夏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提出促进宁夏煤炭工业转型升级、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意见与建议。
7、宁夏医药工业及其它精细化学品产业发展的战略研究
院士参与情况:张生勇院士牵头,王悦、蹇锡高、王玉忠、胡永康4位院士参与
项目简介:调研宁夏医药企业现有化学原料药品种的整体生产工艺,工厂现有设备以及销售状况,在摸清全区化药原料药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产业发展战略。针对现有化学原料药合成工艺中存在的问题,组织团队攻关,有针对性地设计有效绿色合成技术,降低工艺成本,促进产品生产工艺的更新换代。调研宁夏医药企业企业仿制药和创新药研发情况,汇总现有仿制药品种信息,一致性评价完成情况,找出企业短板,针对性提供相关技术,协助攻关。调研宁夏道地药材精细加工利用现状,以及植提成分和相关产品研发情况。针对宁夏道地药材,进行有效成分精细加工,深入开发高附加值的植提产品以及保健品、化妆品等具有宁夏地方特色的产品,打造宁夏品牌,带动发展。
8、宁夏装置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
院士参与情况:卢秉恒院士牵头,关杰院士参与
项目简介:基于对装备制造业国内外发展趋势研究、近五年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环境分析、装备制造业基础科研情况分析、装备制造业市场分析、装备制造业进出口现状与趋势分析、宁夏装备制造先进制造装备产业现状及其制约发展因素的研究,形成对国内外装备制造产业近五年来的产业状况、影响发展关键因素等方面情况的全面了解和认识,对装备制造产业总体发展前景提出预测。同时结合宁夏回族自治区产业基础、资源能源、经济状况、政策环境、人才队伍等情况,对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方向提出指导性战略发展建议。通过项目的进行,形成紧密的装备制造业“政产学研用金”协同创新联盟体,开展具体关键技术的联合攻关。
9、宁夏碳基材料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院士参与情况:何继善院士牵头,何季麟、王一德、黄伯云、邱冠周4位院士作为顾问参与
项目简介:以石嘴山市碳基材料产业为重点,调查研究碳材料产业中现有活性炭、人造金刚石、增碳剂、碳化硅等行业的资源禀赋、企业分布状况、生产技术现状、产品类型与性能、产业竞争力、与国内外的差距和优势及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等情况;重点研究高端活性炭、人造金刚石、高石墨化增碳剂、高纯碳化硅的技术开发和产业布置;拓展研究部石墨烯相关产品、碳纤维、纳米材料、锂电池电极材料、半导体、超导体材料的技术应用;解决碳基材料产业自动化程度低、污染高的问题,解决碳材料加工关键共性技术——石墨化工艺控制及其相关设备的优化问题;破解碳基材料产业链发展难题;拓展煤基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研究、技术开发与成果应用。
10、宁夏枸杞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
院士参与情况:尹伟伦院士牵头,朱有勇、苏国辉2位院士参与
项目简介:以构建枸杞现代化高质量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三个体系”为目标,调查分析国外以及国内枸杞产业发展现状,研判未来枸杞产业的发展趋势与走向;分析宁夏枸杞产业的优势与市场竞争力,结合枸杞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找准宁夏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切入口;调查了解宁夏枸杞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从种植规模、产品质量、质量溯源、产业布局、标准建设、品牌打造、信息化建设以及创新型人才团队建设等层面入手分析我区枸杞产业的短板和瓶颈;对宁夏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导向和产业链进行设计,从科技、种植、加工、文化、营销、旅游、服务等多个环节入手,按照上游、中游、下游三个层面,设计枸杞核心产业链及产品、配套产业链和产品、相关产业链与产品,将枸杞产业打造成集研发、种植、加工、营销、文化、生态于一体的现代化枸杞全产业链;从空间结构上合理布局,明确枸杞产业发展的核心产业基地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拓展区;着眼于构建枸杞现代化高质量产业体系,从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层面入手,系统提出六个重大培育工程,即产业基地的创建工程、龙头企业的培育工程、创新能力的提升工程、合作平台的搭建工程、推广运用的示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