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简介】2018年宁夏研究院重大战略咨询项目简介
1、宁夏食品和生物发酵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院士参与情况:陈坚院士牵头,刘中民、李天来、杨志峰、武强4位院士参与
项目简介:本项目通过实践调研和理论研究,全面掌握产业现状、产业技术水平、产业技术需求,梳理出一批对产业格局影响较大的优势产业或具有资源特色、发展潜力的亮点产业。针对产业存在的共性问题,规划出切合宁夏资源特点和产业布局的重要资源加工类别、创新产品开发导向、重大关键共性技术、优先支持的创新领域。系统完成涵盖发酵氨基酸、发酵食品和调味品、酿造酒类、抗生素与生物技术药品等类别的产业规划,重点针对特色果类、牛羊肉制品、乳制品、地道药材等资源的生物加工,以及食品加工废弃物生物转化、生物饲料、生物菌肥提出技术框架和技术发展趋势,以推动加工模式向精深加工层面转变,构建面向地区优势资源的共性关键技术平台。
2、宁东地区煤基能源与水资源协调开发战略研究
院士参与情况:顾大钊院士牵头,彭苏萍、袁亮、高从堦、凌文4位院士参与
项目简介:本项目围绕宁东地区能源与水资源协调开发重大问题,以实现宁东地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导向,聚焦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重大需求,开展宁东地区能源与水资源协调开发战略研究。研究内容包括:(1)系统分析研究宁东地区水资源现状和中长期资源量,分析宁东地区煤基能源产业节水技术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研究各种节水技术的技术经济指标,研究提出宁东地区煤基能源产业发展的水资源约束条件;(2)研究宁东地区煤基能源与水资源协调开发的主要工程技术路线,分析宁东地区煤炭开采矿井水可用资源量,提出宁东矿区高矿化度矿井水处理、高效利用及零排放的主要技术路线图并开展技术经济分析;(3)分析宁东地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方面存在的主要体制机制问题,提出水资源约束下宁东基地煤基能源产业规划和优化布局建议,开展近中远期煤基能源与水资源协调开发战略研究,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3、碳化硅基先进陶瓷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院士参与情况:何季麟院士牵头,江东亮、王海舟、薛群基、姜德生、张泽5位院士参与
项目简介:在对国内外碳化硅基先进陶瓷材料产业的布局、规模、产品、关键技术、市场开拓、发展前景等进行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分析我国碳化硅基陶瓷产业发展中面临的关键技术、关键设备,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等问题。分析我区在产业结构、资源能源情况、经济状况、政策环境、人才队伍等方面对碳化硅基陶瓷产业发展的影响等,提出指导性意见与建议。
4、宁夏沿黄生态廊道污染防控战略研究
院士参与情况:王浩院士牵头,倪晋仁、任南琪、康绍忠、杨志峰4位院士参与
项目简介:以推进宁夏生态文明建设、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为主脉,对宁北沿黄地区水资源环境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从水源地保护、河湖污染防控、沿黄绿色生态廊道建设等视角,提出污染防控和生态修复的整体性、系统性解决方案,分类制定水源地常态保护措施与应急保护预案,提出水源地保护和污染防控战略对策;制定基于水功能区稳定达标和水生态系统持续健康的河湖治理与生态修复方案,提出河湖治理及生态修复的政策保障措施。结合河长制方案,归纳和凝练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收集与处理、重点入黄排水沟综合整治、引黄灌区退水污染治理的模式和技术路径;研究确立绿色生态长廊的功能定位与布局,提出宁北黄河金岸可持续发展的综合防控方略。
5、宁夏循环农业发展与样板创建规划研究
项目主持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 梅旭荣
院士参与情况:刘旭、吴孔明、王汉中、谢华安、吴明珠5院士参与
项目简介:基于宁夏区域农业资源存量、环境承载力分析,以系统论和循环经济理论为支撑,运用描述性统计、计量经济学和实证建模等综合分析方法,从顶层设计和全局视角,研究提出宁夏农业农村绿色发展战略,确立具有宁夏地方特色的循环农业发展方向与技术模式,构建促进宁夏循环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和保障政策机制,并以吴忠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典型案例研究区,总结形成基于保护环境安全、保障食品安全的种养一体化产业链延伸的区域现代循环农业技术体系和管理模式,编制园区绿色循环农业建设规划,创建国内第一个循环农业型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带动园区升级发展,为美丽宁夏建设提供科技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