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科技特派员“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入驻移民村定点帮扶,围绕特色优势产业,通过创业服务、技术培训、信息服务和新品种新技术实施精准扶贫。以创业式扶贫模式提升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创建了枸杞、红枣、肉牛养殖、中药材种植等“一村一品”产业脱贫模式,3360名科技特派员中近35%人成为贫困村的致富领路人。
彭阳县科技特派员关学武在友联村带动2042户农户发展设施农业。围绕特色产业,建立辣椒种植、科技示范、村容整洁、民主监督、劳务输出等5个党小组,设立搭建拱棚、蔬菜营销、技术指导等7个产业小组,使基层群团组织覆盖到特色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形成支部书记牵头、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发展局面。目前,友联村成为全县农民人均收入最高的村,去年,友联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达1.1万元,居全县首位。在友联村的示范引领下,红河乡的蔬菜生产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辣椒蔬菜种植面积达2万亩,并且带动了白阳、城阳、古城、新集等乡镇发展设施蔬菜3万亩。
宁夏大学教授、科技特派员孙兆军服务于水资源匮乏的同心县大沟沿村,他成立“博士科技特派团”,示范推广了10多项旱作节水技术成果,建立了500亩补水施肥一体化设备示范基地。通过“科技魔法”将荒田变成高产田,每亩收入达到5000元。5年来,为村里争取资金近200万元,引进红葱、药材、甜瓜等新品种,培训村民2400多人次,全村人均纯收入由原来的2350元增加到了4560元。
平罗县科技特派员邵宝平走进红崖子村承包了120亩沙地建起了移动蔬菜大棚,探索采用膜下滴灌的方式试种甜瓜、西瓜、西红柿等果蔬,带领周边农民实现“沙地里种瓜菜”。发展社员360户,带动红瑞村和红翔新村移民种植700多亩瓜菜。良好的收益坚定了农户依靠种植业增收致富的信心,心中燃起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