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政策解读数据
来源:宁夏科技厅 作者: 时间:
坚持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位置同等重要,深入探索开展全地域覆盖、全领域行动、全媒体传播、全民参与共享的全域科普工作体系,构建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行、信息化支撑的大科普格局,厚植科技创新的社会基础,促进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快速提升。
1.加强科普能力建设。加强各级各类科普场馆建设,打造“一馆一品”特色品牌。推动有条件的高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建设专题特色科普场馆。大力培育科普基地,推动行业科普发展。推进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科普资源向公众开放。面向重点目标人群,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加强青少年科学兴趣引导和培养,推进科普进校园、进乡村、进社区,培育建设一批智慧科普校园和乡村、社区科普工作站。引导支持公园、书店、图书馆、医院、商店、影剧院等公共场所逐步增加科普宣传设施,深化全民科普教育。利用东西部科技合作机制,加强科普工作交流合作。创新科普形式、丰富科普内容、拓展科普渠道,推进科普工作社会化、市场化、品牌化。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推进“互联网+科普”,创新科普传播方法,提高科普传播吸引力和渗透力。加强科普作品开发创作。建设专兼结合、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科普人才队伍。强化科普公益宣传,巩固传统媒体传播阵地,鼓励科普新媒体发展,打造一批精品科普节(栏)目。
2.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面向广大公众,弘扬科学精神。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大力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引导创作一批反映科学家精神的文艺作品,建设一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深入发掘、选树一批科学家群体优秀典型。加强学风和作风建设,增强科研伦理、科技安全等意识,坚守学术诚信,完善学术民主,营造勇于创新、敢为人先、包容多元、宽容失败、力戒浮躁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加大对优秀科学家、企业家以及各类创新机构的宣传力度,引导全社会关注创新、参与创新、支持创新。
加强科普和创新文化建设重点任务
1.实施科普传播载体建设工程。巩固传统媒体传播阵地,推动广播电视、报刊增加科普宣传内容,开辟科普专栏专版,设置科普节目频道,打造一批精品科普节(栏)目。推进“互联网+科普”,支持科普新媒体传播载体建设,拓展科普传播途径。
2.实施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培育建设智慧科普校园20个以上、乡村社区科普工作站30个以上。新培育科普基地50家。推动科普场馆、科普基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云场馆、云基地,开展“云”上科普活动。
3.实施弘扬科学家精神行动。推动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依托科技馆、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大科技工程纪念馆(遗迹)等设施,以自治区行业领军科技人才等为主体,建设一批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以“最美科技工作者”等宣传项目为抓手,积极选树、广泛宣传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和创新团队典型。建立科技界与文艺界定期座谈交流、调研采风机制,讲好科技工作者科学报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