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宁夏大学等单位完成
针对宁夏枸杞、红枣、葡萄三大特色果类生物加工技术中存在的工艺落后、新型生物发酵技术应用不足、处于低值低质化加工水平、产品无竞争优势等问题进行攻关。一是通过育种获得低甲酯化产果胶酶菌,可降低甲醇45%。筛选低产杂醇油酵母菌,同时联合非酿酒酵母(克勒克酵母、有孢汉生酵母、梅奇酵母)共同发酵,使杂醇油降低25%。二是采用多菌种连续发酵技术发酵枣醋,利用酵母菌、乳酸菌、醋酸菌的协同作用,对三种菌的细胞进行共固定化,实现连续发酵工艺,缩短发酵周期24小时,提高产品率20%。使产酸、产酯比单菌发酵分别增加了30%、45%。三是通过细胞融合技术构建枸杞酒发酵专用酵母菌,使枸杞酒中总酯提高了45%。利用分离获得1株能够降解类胡萝卜素菌株库特氏菌,对枸杞渣中类胡萝卜素进行降解,并回放枸杞酒中进行增香,增加了降异戊二烯类香气成分16种,使枸杞酒体变得圆润。四是采用过程控制手段,降低葡萄酒中致癌物质氨基甲酸乙酯和有害物生物胺的产生,使得氨基甲酸乙酯≤15μg/L,生物胺≤5mg/L。五是通过限制发酵,降低原酒度6-8%,缩短脱醇时间降低香气损失,联合减压蒸馏与反渗透技术,获得酒精含量≤0.5%(国际标准)的无醇发酵饮品。
项目取得科技成果17项,国家发明专利22项、实用型新型专利10项;申请发明专利12项;发表相关论文18篇。培养企业技术骨干16人。近三年累计增加销售11.17亿元,利润2.8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