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等单位完成
该项目针对宁夏小麦产业发展中品种创新不足的问题,强化产学研用协同攻关和东西部合作,有力支撑了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
构建种质精准鉴定和高效育种技术体系,种质创新取得突破。应用分子标记和碳同位素分辨率等新技术,明确了面筋蛋白、抗锈病、水分胁迫蛋白等基因组成和分布频率;构建了高密度抗逆(病)遗传图谱;定位63个耐热抗旱QTL;开发2个矮秆基因分子标记;筛选出优质、抗逆(病)等种质481份;创制出抗病等多基因聚合材料10份和小麦-黑麦草及野大麦易位系2份。
育成优新品种助推产业提质增效。育成品种6个,其中:国审宁2038高产广适,在西北春麦区广泛种植;宁春55号比宁春4号早熟且优质高产,刷新了宁夏春小麦高产纪录(656.1kg),为复种饲草、油葵等增加有效积温,优化种植结构,实现了周年前作保粮后作增收;节水品种宁春56号,节水30%,比宁春4号增产13.6%。
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获登记成果14项、专利3项、品种保护权4个、地方标准1项;发表论文46篇、专著3部;培养硕、博士5人。转让新品种4个,共建示范基地28个,科企合作扩繁原、良种1476万公斤。新品种累计推广296.81万亩,新增经济效益2.43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