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枸杞新品种选育及提质增效综合技术研究与示范

信息来源:宁夏科技厅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8-23  访问量:

由宁夏农林科学院枸杞工程技术研究所等单位完成

  针对制约枸杞产业发展瓶颈和质量安全需求,组建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精深加工、质量控制等多学科50余人的创新团队,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研发和推广了一批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等原创性和重大应用价值的科技成果。

  一是构建了以常规育种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相结合的高效育种体系。收集保存评价种质资源2000余份,建成世界唯一枸杞种质资源圃和国家枸杞种质资源库,构建了信息库,挖掘自交亲和、高多糖等特有功能基因716个,创制新种质50个,选育的新品种宁农杞9通过审定,获国家新品种保护权6个。

  二是建立了枸杞良种工厂化快繁技术体系。研发了嫩枝育苗生根剂配方、苗床杀菌、智能化温湿度调控系统,实现由春季一次育苗变为周年生产,成活率由33.0%提高到83.1%,建成国家种源基地1个、国家良繁基地2个,建立育繁推一体化,带动形成年产1亿元的种苗产业。

  三是建立了枸杞病虫害五阶段综合防控技术。研发植物源新制剂1种,确定了37种枸杞农药安全使用规范,建立以采果期生物控制为核心的枸杞病虫害五阶段综合防控技术,示范区化学农药减量49.98%,枸杞产品500多项农残均未检出;研究确定了26种药剂最大残留限量值,启动枸杞用药登记,为枸杞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国际标准制定奠定基础。

  四是建立了绿色生态枸杞规范化标准化种植技术。攻克了枸杞在生荒地、沙漠、戈壁滩等种植技术难点,集成示范标准化规模建园、篱架栽培、精准施肥、定额灌溉、病虫防控、量化修剪、制干工艺、智能控制8项核心技术,建成科技示范基地9个,带动全区30万亩,示范区减肥20%、减药30%、节水30%以上。

  五是研制出枸杞深加工产品。应用色谱学等分离出17个功效化合物,首次发现7个黑果枸杞特有化合物;明确了玉米黄素双棕榈酸酯、矮牵牛素酰化花色苷等为枸杞特征性成分;开展了多酚类物质等枸杞功能性成分及抗衰老、预防前列腺等功效作用机理研究,优化了枸杞功能成分分离、提取技术,建立了纯度大于98%的黑果枸杞花色苷和枸杞玉米黄素二棕榈酸酯的单体制备工艺各1套;研制出明目软胶囊、鲜颗粒冲剂等功能产品10个,建精深加工生产线4条。

  六是建立了枸杞系列标准。制(修)定栽培、加工、质量等国标2项、行标2项、地标16项,确保枸杞质量安全。

  七是创新成果转化和科技服务新模式。建立院地院企合作机制,率先有偿转让成果21项,定向服务龙头企业及新型经营主体15家,培育出百瑞源等知名品牌。

  项目获得授权专利30项,审定新品种1个,国家新品种保护权6个,自治区级科技成果12项,发表论文107篇,出版专著7部,建示范基地9个,示范应用30.06万亩,近3年新增产值82.6亿元、利润21.3亿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宁ICP备05000663号      宁公网安备64010402000066号  网站识别码:6400000035
地址:宁夏银川市兴庆区西桥北巷95号  电话:0951-5032404,0951-5020669  传真:0951-5032599  邮编:750001
技术支持: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发展战略和信息研究所  电话:0951-5021033
夏季:上午 8:30-12:00 下午14:30-18:30 冬季:上午 8:30-12:00 下午14: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