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宁夏大学等单位完成
该项目针对饲草资源短缺、养殖成本不断升高、地源性资源饲用技术薄弱等问题,开展了地源性饲料资源现状调查、营养成分研究及其安全性评价研究;研制了基于地源性资源饲料化新配方、新工艺、新产品及其牛羊饲喂技术;评定了牛羊屠宰性能、生化指标、肉质及饲喂效益。项目摸清了宁夏饲料资源数量、区域分布和平衡情况;获得180种次主要饲料原料的常规养分、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含量,养分数据6252个;率先通过117种次的地源性资源卫生指标评价了其饲用安全性;首创了宁夏饲料资源及养分数据库,实现了资源数量分布、利用现状、养分及卫生安全一体化网络快速查询;建立了马铃薯渣、葡萄酒渣、饲料桑、四倍体刺槐、冬牧70黑麦等地源性资源饲料化再利用技术体系,研发资源饲料化新产品及补饲配套产品21个,集成创新地源性资源与草畜产业链关联技术体系并示范。
项目获得发明专利8项,制定地方标准7项,发表论文24篇,形成专题报告32篇;获自治区标准贡献奖3项、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1项;培养研究生和青年人才11人;培训技术人员和农牧民5200余人次。试验示范规模养殖场21家、饲草料加工企业11家,带动315个养殖场户;试验示范饲养成本降低10.4%,效益提高12.8%,近3年节本增效10573.6万元。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