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由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完成。
该项目针对珍稀药用寄生植物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常规种植寄生率低、成本高的问题,开展了肉苁蓉及寄主梭梭人工控制寄生关键技术研究,取得了创新性研究成果。
1.筛选出对肉苁蓉种子萌发、吸器形成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的外源信号物质4种,种子萌发率由0.1%提高到80%,吸器形成率由9%提高到75%,解决了制约肉苁蓉寄生的种子萌发率和吸器形成率低的瓶颈问题。
2.解析了肉苁蓉寄生发育形态、寄主梭梭根结构及次生代谢产物的特征,首次阐明了肉苁蓉对梭梭识别寄生的关键时期和主要因子,为其寄生技术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3.确定了肉苁蓉人工寄生种子处理、接种时间及种子用量等关键技术环节,首次培育出肉苁蓉-梭梭寄生一体苗,当年寄生率达到72%(常规方式3年寄生率10%);搞清了寄生一体苗移栽时间、水肥管理等技术措施,移栽成活率达到90%。建立了精准可控的人工控制寄生和栽培技术体系,节约种子用量75%,缩短种植周期1/3,每亩节本增效约800元。
获得首届全国沙产业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奖1项;登记成果2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发表论文11篇;培养各类人才10名。研究成果为宁夏沙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