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由宁夏农科院植保所等单位完成。
该项目针对枸杞生产中农药使用不规范、利用率低等问题开展攻关。筛选出有效防治主要病虫害的农药46种,构建了以农药高效低风险品种、推荐剂量、施用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技术规范。首次发现宁夏3大主产区8个地区枸杞蚜虫种群对吡虫啉等6种药剂均产生不同水平抗药性,抗性倍数达48.2~31916.0,为合理轮换用药和害虫抗性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创建了枸杞精准用药关键技术,将临界表面张力理论首次用于药液在枸杞叶面的沉积机制研究,以药剂临界表面张力值与枸杞叶片临界表面张力值比较分析选择外源助剂;筛选出3种对新烟碱类农药有显著增效作用外源助剂,增效比达93.11%~99.38%;明确喷药机械不同类型喷头的喷雾粒径在81.34μm~82.38μm时农药沉积量最大,增加药剂在枸杞叶片沉积量39.74%~63.85%。升级改进了枸杞专用牵引伸缩式植保机、喷架植保机、颗粒撒药机及循环拌药装置,机械工作效率提升15%以上。
授权实用新型专利4项,发表论文7篇,编写《枸杞病虫害安全防控技术》手册1本,培养博士1人,技术骨干10人,举办培训班5期,累计500余人次,发放手册600余本。技术成果由产业部门在全区推广应用,“规范用药+助剂减药+精准施药”技术示范5.25万亩,推广10.71万亩。示范区枸杞产品达到欧盟出口标准,新增销售额6087万元;农药利用效率提高20%以上,减少化学农药用量21.96吨,农药成本减少110万元,新增利润合计2140万元,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