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由宁夏农科院动科所等单位完成。
项目针对实施全境禁牧后,牛羊舍饲养殖其模式繁而杂、饲草料资源紧缺、地域间草畜耦合不平衡等问题,开展了牛羊养殖现状、饲草资源开发利用等研究。
1.提出宁夏不同生态区牛羊养殖的4种模式:引黄灌区肉牛肉羊杂交改良区以“公司(龙头企业)+协会+基地”为主、中部滩羊生产区以“养殖园区+养殖大户带动中小养殖户”为主、环六盘山肉牛生产区以“村委会+协会+家庭养殖场+养殖户”为、西吉及海原等贫困地区以“家庭养殖场+养殖户”为主。
2.提出促进宁夏饲草料高效利用,关键要紧盯“生产、经营、养殖”三个环节,构建生态绿色化、养殖溯源化、经营信息化技术体系的思路。
3.提出解决宁南山区肉牛养殖生物发酵床技术瓶颈,应采取“多种原料混合降成本、高效菌剂除臭发酵一体化、小型机械翻推控环境、垫料原位还田肥地力”的建议。
4.提出宁夏肉牛产业发展应构建“区域草畜平衡、分区精准规划、品种繁育融合、品质品牌增效”的发展思路。
项目通过参与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工作方案制定及专报和信息起草等,积极转化研究成果。相关报告获国家部委领导批示2件、自治区领导批示1件、自治区领导肯定1件;参与制定产业发展实施意见1项、实施方案7项。登记成果4项,授权专利1项,颁布地方标准1项,发表论文17篇,完成研究报告4份(12万余字),专题调研报告8篇。为党委政府及产业部门制定政策和推进落实提供了依据,为政府制定“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