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手机版 > 信息动态 > 政声传递

擘画宏伟蓝图 激发奋进力量

来源:宁夏新闻网 作者: 时间:2020-10-31

  宏伟蓝图已绘就,砥砺奋进正当时。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公布后,我区广大干部群众第一时间收看收听、认真学习,倍感振奋。大家一致表示,“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辉煌成就令人鼓舞,“十四五”发展前景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令人振奋,要认真学习全会精神,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推动绿色发展,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奋力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自治区科技厅干部马鹏表示, 全会把科技创新摆在了国家发展全局更加重要的位置,为今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今后,我们要按照全会部署,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入手,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优化科技资源配置,面向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人民生命健康,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储备一批“源头”技术。要依托东西部科技合作机制,凝聚区内外科技力量,实施一批产业亟需的科技攻关项目,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支撑引领我区高质量发展。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创新只有与国家需要、人民要求、市场需求相结合,实现从科学研究、试验开发到推广应用的三级跳,才能真正创造价值,推动行业、企业发展。”宁夏希望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潘志军说,学习贯彻全会精神,要学在深处、干在实处。当前,我区正全力发展枸杞、葡萄酒、奶产业、肉牛和滩羊、绿色食品、新型材料、电子信息、清洁能源、文化旅游九大产业。我们将以此为发展契机,强化核心技术能力建设,提升大数据的研发应用能力,促进九大产业与信息产业的深度融合,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进而为宁夏高质量发展赋能。     
  自治区党校(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教授王雪虹认为,相比于“十三五”时期强调创新是第一动力,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创新赋予了更深的内涵,强调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今后无论我们是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还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都必须牢牢抓住创新这个“牛鼻子”,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不能有丝毫松懈。过去我们的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现在需要科技的自立自强。通过自立自强的创新,我们才能在一些关键技术上解决被别人“卡脖子”的问题,更好地推动高质量发展。 
  全会提出,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为做好“十四五”及今后一个时期人才工作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人社部门将认真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科学谋划“十四五”和今后一个时期宁夏人才工作,紧扣“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目标,围绕宁夏九大重点产业,坚持“靶向引才”“科学育才”导向,引进博士、硕士、研究生等急需人才,实施中青年人才外出深造计划、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企业新型学徒制等各类人才培养培训项目培育本土人才;创新方式激励人才,从工资分配、职称晋升、产权分配等方面,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全方位倾斜;建立更为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持续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科学化人才评价机制;优化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将产业人才、农村实用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等纳入认定范围,不断优化人才服务内容,给各类人才提供全方位、多元化、便捷式、保姆式服务,为宁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全会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全会释放出的这一新信号,对我区正在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来说,意义重大。”宁夏大学经济经济管理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樊新刚副教授认为,全会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继“十三五”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保护、水土气环境治理取得突出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更全面、更深刻的目标要求。从生态环境外部管控转向内生发展方式转型,从经济社会现代化转向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今后5年乃至15年的全社会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标本兼治”的实现新路径,必将催生宁夏经济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新的伟大图景,令人兴奋和期待。
  宁夏生态环境宣传教育中心主任任培军认为,全会全面总结了“十三五”期间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明确了“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的“十四五”奋斗目标。作为生态环境部门的干部职工,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继续发扬生态环保铁军精神,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责任担当,更有力的工作措施,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创新推进环境污染防治率先区建设,为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贡献自己的力量。 (记者 贺姗姗 高菲 李锦 孙莉华 王溦 马照刚 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