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手机版 > 宁夏研究院 > 战略咨询

【院士观点】加快推进农田宜机化改造 为“铁牛自己种地”提供支撑

来源:宁夏科技厅 作者: 时间:2021-03-16

  

2021年3月7日,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宁夏研究院重大项目“宁夏乡村振兴战略路径研究”主持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罗锡文教授,受邀央视财经频道《中国经济大讲堂》栏目,以“如何让铁牛自己种地”为主题,深度解读了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带来的农业生产变革,阐述乡村产业振兴的宜机化战略。

罗院士基于人类农业的发展历史、水稻生产五个环节和农业机械的发展,介绍了现代农业机械智能化高效作业生产的前景,展示了水稻无人农场的最新科技成果,有效破解了未来“谁来种地”的难题。并提出了六点建议:一要适当扩大农业经营规模;二要适当扩大耕地地块面积和宜机化改造三要加强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四要加强农艺农机融合;五要加强拖拉机自己种地关键技术的研究;六要加强拖拉机自己种地所需各类人才的培养。

去年8月,罗院士来宁夏主持召开了“宁夏乡村产业振兴战略路径研讨会”,在宁期间,项目组讨论了宁夏粮食产业振兴对农田宜机化改造的需求,这与罗院士团队最新研发的“无人农场”成果高度衔接,随即形成宁夏引黄灌区粮食产业功能区宜机化改造的战略共识。“宜机化战略”作为本项目阶段性成果,在央视媒体的推广,对乡村产业振兴必将产生广泛而深远的重大影响。

宁夏引黄灌区的粮食产业基础较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亦形成较好格局,为了促进我区粮食产业高质量的振兴发展,就要加快推进我区粮食功能区宜机化改造,即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与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为平台,联合家庭农场与农户,整合小规模种植田块,适度扩大粮食生产经营规模;优化农田林网的布局和建设,消除粮食功能区地面障碍物,打造规模适度、排灌便利、绿色生态的高标准基本农田;联合培养智能化、跨区域的农机社会服务组织;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粮食生产等无人驾驶的农业机械,促进宁夏粮食生产方式转型升级,实施宜机化战略,带动乡村产业振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