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宁夏农林科学院荒漠化治理研究所等单位完成
该项目针对我区生态系统碳汇研究薄弱、碳储量估算精度低的现状,开展了中北部地区生态系统碳储量研究。建立了宁夏中北部生态系统林木-草地-土壤含碳量抽样规范及碳储量估算模型;明确了贺兰山及中部干旱带主要林草植物的含碳量,林木含碳量在0.45~0.55之间,草本植物含碳量在0.33~0.40之间;摸清了主要植被类型的植被和土壤层有机碳密度和碳储量、固碳特征及固碳潜力,贺兰山自然保护区总有机碳储量为549.3×104吨,植被碳储量为82.6×104吨,中部干旱带灌木林碳储量为128.28×104吨,现阶段中北部地区生态系统林木碳汇量为210.88×104吨;构建了中部干旱带灌木林碳储量的预测模型,预测2030年中部干旱带林木碳储量可达445.25×104吨;阐明了有机碳分布格局及其与土壤和植被类型的关系,发现了贺兰山自然保护区青海云杉林总有机碳密度最高、高山草甸土壤有机碳密度最高、干旱区土壤有机碳分解速率低总储量大的规律。研究填补了我区中北部地区生态系统碳汇研究空白,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立区战略有重要支撑。
项目登记2项科技成果,发表11篇论文,培养1名研究生。研究成果在自治区林业部门林木资源调查、森林保护和经营政策制定中得到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