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完成
该项目针对假体周围骨溶解引起的无菌性松动导致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中晚期失败,从而降低人工关节使用寿命的问题,系统开展了药物和基因防治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研究。项目通过破骨细胞分离、培养、蛋白印迹、实时定量PCR、显微CT、电镜、建立假体松动动物模型以及构建目的基因、重组腺病毒技术,印证磨损颗粒可以激活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继而诱导假体周围骨溶解。在国内外首先提出依那西普对假体周围磨损颗粒诱导的骨溶解有抑制作用,并能够抑制破骨细胞形成和骨吸收功能,且随药物浓度的增加抑制破骨细胞的能力增强。在国内外首先提出腺病毒携带TNF-α-siRNA及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基因可以有效转染小鼠假体周围细胞并高效表达,能够在降低骨溶解的同时促进骨形成,可以高效防治假体周围骨溶解,该方法为防治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提供新的治疗方案。在国内较早开展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中远期临床随访研究,提出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严重髋关节病变的有效方法,具有良好的中远期随访结果,磨损颗粒诱导的假体周围骨溶解是无菌性松动的主要原因。
项目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5篇(总IF:9.227),培养博士1名,硕士6名。社会效益显著,应用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