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由宁夏地质局等单位完成。
该项目针对在巨厚的第四系、新近系和古近系覆盖层下勘查开发岩盐矿的难题和关键地质问题,开展了沉积相、构造演化、成矿规律和开发技术等专项研究。建立了六盘山盆地早白垩世沉积地层对比格架与地层沉积模式,厘定了早白垩世盆地经历初始充填—扩张沉降—萎缩消亡的演化过程,建立了四维成矿模型,总结了固原岩盐矿成矿规律;预测四处找矿靶区及两处成矿远景区,通过勘查新增岩盐矿资源量22.42亿吨,伴生的芒硝矿资源量1.42亿吨,估计资源价值196.42亿元,为固原盐化工基地的建设提供后备资源保障;通过试验提出了适合本区岩盐矿勘查的电法—地震—重力物探方法组合;建立了岩盐矿区地下水流模型和水文地球化学模型,提出了岩盐矿区水质性缺水问题的解决途径;确定了适合固原岩盐矿开采的技术方法,提出了稳定性控制岩盐开采溶腔的方法。
该项目发表学术论文10篇,出版专著5部,培养博士4名,培养硕士3名。首次在六盘山盆地发现了石蚕巢生物礁体和丰富的遗迹化石。研究成果填补了我区在盐类矿产资源综合研究分析的空白,成果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示范性,应用效果明显,经济社会效益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