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由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完成。
项目通过GIS设备缺陷间歇性局部放电特征的针对性研究,提出了间歇性局部放电严重等级的划分方法,并实现不同放电阶段的智能识别和预测;开发了与变电站巡检机器人相匹配的间歇性局部放电检测终端,并实现智能巡检;提出了基于动态频率法的间歇性缺陷监测定位方法,并研发出间歇性缺陷全方位移动监护系统,解决了间歇性局部放电信号难以捕捉及定位的问题。
项目成果可应用于GIS设备间歇性缺陷局部放电信号的采集、分析、定位,并在云端实现缺陷发展状态的动态跟踪与智能预警,解决了例行带电检测巡检周期长,难以对间歇性放电缺陷定性、定位等工程实际问题。
项目成果形成一套GIS设备间歇性缺陷定位系统,并实现了产业化,取得专利11项,发明专利7项,登记软件著作权4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论文21篇。
项目成果已推广应用至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等多家单位,累计定位缺陷17例,实现节支总额4251万元。项目开发的智能巡检及定位装置累计销售额3061万元,体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