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政策解读数据

发布时间:2020-09-28 访问量: 字体:[]
  一、出台背景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落实《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 继续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丽新宁夏的决定》(宁党发〔2020〕16号)、《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实施意见》(宁党发〔2020〕17号),发挥科技创新对改善生态环境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自治区科技厅印发了《关于科技创新支撑引领先行区生态保护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用于指导“十四五”期间全区生态环境科技创新方向并明确生态环境创新体系建设重点。
  二、主要内容 
  《意见》包括指导思想、主要目标、重点任务、主要措施、组织保障五个部分。
  (一)明确建设目标。
  到2025年,科技创新支撑先行区生态保护力争突破10项以上关键核心技术;建成5-6个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集成推广应用绿色先进适用技术50项;自治区生态环境领域创新平台达到45家、科技型企业达到100家、领军人才培养对象达到10名;培育5个左右生态环境领域科普教育基地。
  (二)部署6项重点任务。
  一是提升水生态环境改善技术水平。以水土保持、水质提升、节水控盐、污水处理、水资源利用等为重点,开展水土资源耦合与高效利用、黄河生态缓冲带构建与滩区治理、泥沙综合处理与利用、水污染综合治理、地表地下水净化处理、湿地滩涂保护与利用、水源安全保障、河湖生物种群恢复、云水资源利用、坡地径流开发利用、非常规水开发利用、傍河取水、数字治水等研究与示范。
  二是完善生态保护与修复技术体系。开展引黄灌区退化土壤修复与农田肥力提升、盐碱地高效改良技术,中部干旱带荒漠和草原生态系统维持与可持续利用、沙漠低成本恢复与高效治理、沙产业新技术新模式,宁南山区流域生态整体性修复、植被恢复与林草资源开发利用,以及矿区低成本生态修复与精细化治理、自然保护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城市生态系统布局优化等研究与示范。 
  三是增强环境污染综合治理能力。开展大气污染成因及源头减量、大气细颗粒物治理和多污染物协同处理、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排放管控、典型恶臭气体处置、水体和土壤污染综合防治、煤化工污染物治理、废弃物无害化增值化处置、塑料污染治理、城乡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综合治理、农业肥药残留及畜禽粪污处理、生态高效缓、控释肥料与水溶肥等技术研究与示范。 
  四是补齐资源利用与绿色低碳技术短板。重点开展工农业废弃物资源化高效循环利用、煤炭绿色开发、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和储存、河湖水资源优化配置、海绵城市构建与系统功能提升、绿色建材和高端建材技术、功能化地膜材料、新型生物肥药绿色投入品等研发与示范应用。 
  五是推动生态环境监测预警技术研发与应用。运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5G通信、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开展环境质量、生态质量和污染源监测技术研究,构建生态环境监测技术体系。发展智慧监测预警,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监测技术装备研发和应用转化。
  六是筑牢生态环境领域科研基础。重点开展生态系统演变监测、生态风险评估、生态平衡破坏机理和修复原理、主要污染物形成机理与迁移变化规律、废弃物无害化增值化利用新技术等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三)提出5项主要措施。
  一是加紧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企业培育。培育一批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型企业和绿色技术创新企业,支持生态环境行业企业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围绕生态环境保护重大技术研发、装备研制、工程示范和产业发展,支持企业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单位,形成协同创新和融合发展新模式。 
  二是加快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在湿地生态保护、水污染治理、土壤污染修复、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地上地表地下保护治理等细分领域,培育建设一批自治区级科技创新平台;推动宁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科研机构、宁夏智慧水联网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建设;鼓励东部高校院所与我区共建研发平台或设立分支机构。 
  三是加强生态环境领域创新型人才培养引进。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基础研究、工程技术应用、市场服务全链条人才体系;加强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青年创新人才与高技能人才培养;采用多种柔性引才模式,突出“高精尖缺”导向,重点引进海内外急需紧缺人才。 
  四是加速生态环境领域科技成果转化。编制绿色先进适用科技成果指导目录,积极开展生态环境科技成果供需对接和转移转化;利用东西部科技合作机制,鼓励优秀人才和团队带项目、带成果、带资金来宁开展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打造生态环境领域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开展生态环境科技成果集成转化和示范推广。
  五是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科普宣传。培育和打造具有典型生态环境示范意义的自治区科普教育基地;充分运用科普教育基地、科技活动周、新媒体平台等资源和载体,宣传科技推动绿色发展、引领低碳生活的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以及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发展新理念、新知识、新成果、新成效;面向基层组织科技特派员开展生态环境科技讲座、技术咨询、现场指导等服务。 
  (四)明确3项组织保障。
  一是做好统筹协调。建立自治区相关行业部门生态环境领域沟通协调机制,建立生态环境重大科技项目行业主管部门推荐立项机制,加强与市、县(区)上下联动。
  二是增加科技投入。整合自治区生态环境科技支撑专项资金,建立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其他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科技投入模式。积极争取国家财政对地方生态环境领域科技研发投入。
  三是营造创新环境。加强政策引导,制定完善相关政策,搭建公共科技服务共享平台;符合条件的生态环境领域企业在高新技术企业与科技型中小企业评定、科技成果奖励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探索有效的政策激励措施,调动各类创新主体参与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的积极性,推动更多成果转化和落地应用。
  联系电话:5032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