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中山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出台自治区科技创新项目容错纠错机制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自治区科技厅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生态建设,聚焦全区科技创新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堵点,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强科技计划管理,实行经费“包干制”,改革科技成果评价机制,深化科技奖励改革,持续优化创新环境,进一步激发了科技人员创新创造活力,推进科技创新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但在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容错纠错机制建设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健全完善相关制度。自治区科技厅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为抓手,打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科技创新生态。
一、健全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容错纠错机制
启动修订《宁夏科研诚信管理暂行办法》,针对科研诚信管理职责不够明确、信用记录方式与评级标准不够细化、信用调查与失信修复等不够实化等问题,进一步细化管理职责、完善管理
制度,对项目承担单位、项目负责人按照科研项目合同(任务)书等约定,已经履行了勤勉尽责义务,但仍不能完成目标任务的,建立容错纠错机制,不纳入失信行为。同时,坚持问题导向,加强顶层设计,在今后的科技管理工作中,对出台的规章制度、制定的政策文件、研究的处理问题、推进的改革举措,注重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容错纠错制度建设。
二、建立健全科研失信行为信用修复机制
实施科研信用分级分类管理,按照各类创新主体在项目申报、评审、立项、实施、评估等全过程管理中的科研行为和在科技活动中发生的违反科学研究相关准则的情况,建立信用记录名单,开展信用评级,强化失信行为修复,允许失信责任主体自我纠错、主动自新,进行信用修复。对科研信用良好的创新主体实行守信激励,赋予其更多的项目管理自主权,扩大项目经费“包干制”范围,减少监督检查频次,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等。
三、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科技创新氛围
尊重科技创新规律和科研人员的合法利益,扩大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自主权,赋予科技人员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更大经费支配权、更大资源调度权。建立减轻科研人员负担长效机制,进一步减轻项目实施单位、科研人员填表格、编材料、报经费、参加会议活动等方面的非学术负担,使科研人员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身科技创新,营造心无旁骛、潜心研究的创新生态,鼓励科研人员大胆探索、挑战未知。对从事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的科研
院所、高等学校、国有企业等创新主体,探索实行长期稳定支持,加强协同创新,扩大开放合作,促进产学研融通发展。
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2024年8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