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治区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第276号建议协办意见的函

发布时间: 2024-07-09 18:03 访问量: 字体:[]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现就王瑞萍代表提出的《关于推进湖泊大水面生态净水渔业发展的建议》,提出如下协办意见:

一、主要工作进展

一是加强规划引领。在《自治区“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中,设立“水产生态高效养殖关键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专栏,确定引进名特优品种,研发土著鱼类驯化繁育、渔农种养复合和大水面生态养殖等重点攻关方向。二是加强科技攻关。组织自治区水产研究所联合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绘制了黄河鲶全基因组精细图谱,创制了雌核发育、超雄个体、性别控制基因编辑等新种质1451尾,选育的第五代黄河鲶新品系生长速度提高了16.3%。开展大鼻吻鮈种质资源调查、收集,建立了大鼻吻鮈种质资源基因库和人工养殖核心群体,突破了大鼻吻鮈野生亲本人工驯养技术。开展黄河鱼类繁育技术攻关,构建了黄河鱼类种质资源管理平台,攻克黄河鲶、赤眼鳟等5种黄河土著鱼类人工繁育关键技术。三是增进养殖水环境保护。结合宁夏本土淡水鱼养殖模式研究总结出淡水池塘水质生态修复工程化运行技术,达到淡水鱼健康养殖水质标准,实现养殖用水零排放,大幅提高养殖成活率,有效预防鱼类病害。开展湖塘生态养殖、池塘精准养殖、设施化棚塘接力养殖和盐碱地田-塘-渠复合种养模式研究,构建了硫酸盐型盐碱水精准养殖模式。

二、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是加大育种攻关支持力度。支持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开展新品种培育,创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渔业新种质;支持黄河鲤等黄河鱼类提纯复壮与选育工作,加强引进名优品种苗种本地化繁育,增强本地苗种保障供给能力。二是加强产业绿色发展技术攻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大食物观,以水产业质量、效益、生态提升的绿色高质量发展为目标,集成创新与转化示范一批先进技术、先进成果。三是拓展创新渔业发展空间。聚焦“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牢牢把握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战略机遇,将淡水渔产业与黄河水生生物资源多样性保护、黄河流域水域生态环境修复、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深度融合,创建盐碱地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加强多元化利用技术与模式研发,以渔菜共生、稻渔共生模式,拓展淡水渔业发展空间,为黄河河套灌区现代渔业发展探索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路子。



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2024年6月5日  


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