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
现就马刚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大我区粉煤灰利用处置力度的提案,提出如下协办意见:
自治区科技厅党组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宁视察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统筹推进自治区创新驱动战略和生态立区战略,持续不断加大生态环境科技创新支持力度,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生态保护和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支撑作用。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抓落实
自治区科技厅针对自治区能源化工产业高速发展,生态环境约束日益趋紧,煤基固废资源化利用迫在眉睫等方面问题,找准技术瓶颈和问题症结,聚焦各类科技资源,举全力推动煤矸石、粉煤灰等煤基固废资源化利用科技攻关和成果转移转化工作。一是强化责任。厅党组将煤基固废资源化利用作为社会发展科技领域重点工作,将粉煤灰利用新技术研发列入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在组织调研、项目指南、绩效评价等工作中,做到有部署、有落实、有督导;确定以社会发展科技处牵头、各业务处室相互配合的工作机制,保证责任落实到位;积极协调财政调整经费科目,设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专项,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保证煤基固废资源化利用领域科技项目经费充足。二是明确目标。为落实好自治区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各项工作任务,及时制定出台《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党组关于科技创新支撑引领先行区生态保护的实施意见》,明确到2025年的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确定工业固废资源化高效利用科技创新工作未来努力方向。在宁夏科技创新“十四五”发展规划中设立煤矸石、粉煤灰等煤基固废直接或间接利用关键技术重点攻关方向。三是抓好落实。按照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要求,深入自治区行业主管部门、园区、企业广泛调研,找准煤基固废资源化高效利用科技支撑关键点,进一步结合宁夏实际,从项目实施、成果转化、经费投入、平台建设、人才队伍等方面,提出增强煤基固废资源化高效利用科技创新能力的具体举措,确保工作落实到位、取得实效。
二、突出问题导向,不同路径攻难题
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推进东西部科技合作,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开展合作,提升我区煤基固废综合利用科技创新能力。近三年,自治区科技厅各类科技计划围绕粉煤灰综合利用共立项23项,财政支持总经费1888万元。
2021年,支持宁夏大学实施多项粉煤灰综合利用研究项目。实施“无机固废协同制备绿色低碳建材技术研发与智能化应用示范”项目,针对宁夏地区低品质粉煤灰(原灰、粗灰)、建筑垃圾等无机固废堆存量大、活性低、利用率偏低等问题,研究无机固废物理-化学联合增溶活化及定向优化技术,研发粉煤灰(替代天然河砂)、建筑垃圾(替代天然碎石)制备生态高性能混凝土,研究其组成设计、强度、耐久性和本构关系。通过核心技术中试验证,形成无机固废协同界面调控制备绿色低碳建材成套技术。提出综合评价生态路面的使用、结构和材料性能的理论体系,开展道路工程示范。依托能耗、水耗与碳排放目标的前馈式绿色装配式建筑运行管理技术,实现结构功能一体化装配式建筑构造以及基于BIM的建模技术开展装配式叠合板工程示范。项目的实施将推进绿色化、工业化、信息化在建筑节能技术中的“三位一体”协调发展,推动无废城市建设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实施“大掺量粉煤灰泡沫混凝土自保温墙体材料的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针对目前泡沫混凝土制品中普遍粉煤灰掺量少,制品的成本较大、且绿色度较低等问题,通过优化工艺参数,提高粉煤灰消耗量,研发制备一种大掺量粉煤灰泡沫混凝土并应用在预制装配式墙体中,完成满足实际工程应用且保温隔热、轻质耐久的自保温墙体示范工程。该项目的实施将取得一系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科研成果和技术指标,推进多元化粉煤灰资源化利用创新技术产业化进程,加快提升宁夏地区新型墙体材料绿色循环高质量发展,向高端化和绿色化迈进。实施“粉煤灰-炉渣-煤矸石混合料的路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针对宁夏宁东粉煤灰、炉渣和煤矸石等工业废渣利用率低的问题,开展粉煤灰-炉渣-煤矸石混合料路用关键技术和施工工艺研究。通过室内试验,借助统计力学的方法,得到混合料在压密后的粒径组成规律;建立合理的混合料颗粒破碎、重组的数值仿真模型,得到混合料散料的颗粒大小、刚度、摩擦系数等参数,最终形成道路煤矸石稳定基层的施工工艺和路用性能评价方法。支持宁夏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哈尔滨工业大学实施“面向宁夏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固废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示范”,针对交通基础设施运维中固废利用技术研究和建养新型材料的研发等需求,解决交通基础设施养维护过程中的固废利用和新型养维护技术难题,形成成套技术和新型道路养护材料产品,成果应用于交通领域,可降低交通基础设施运维成本,提升基础设施服役水平,促进环境保护、绿色节能可持续发展。实施“粉煤灰基高强度连续长纤维研发技术及示范”,项目立足于利用宁夏本地粉煤灰及其他工业固废和工业原料,通过多元配伍技术,借鉴天然玄武岩生产工艺,借助实验室小试打通工艺制备出性能达到天然玄武岩纤维的煤灰基高强度连续长纤维,并建立中试装置对小试成果进行验证和完善,并在降低能耗、降低生产成本上有所突破,为粉煤灰等工业固废的高值化、体量化利用开辟创新途径,并最终拥有该项目自主知识产权及工业化工艺包设计成果,该项目的实施在全国具有推广应用价值和引领作用。
这些科技项目的实施,培养了一批从事粉煤灰综合利用科研工作人才,增强了区内高校、院所、科研机构在粉煤灰综合利用领域的研究水平和能力,为我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打下良好的人才基础。
三、争取国家支持,多方助力建示范
着眼于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积极争取科技部支持,由自治区科技厅推荐,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牵头,宁夏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9个单位参加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大型煤电基地固废规模化利用成套技术及集成示范”获科技部立项,项目总经费11407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支持2757万元。项目针对中西部煤电化基地固废产量巨大、综合利用率偏低的急迫问题,揭示煤基固废资源-材料-环境交互属性及生态效应,围绕大宗煤基固废处理开展研究和示范,解决固废规模化、无害化、增值化利用技术难题。最终建成1个综合性集成示范基地,并实施4项示范工程。
与此同时,积极配套支持宁夏建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实施“煤基固废制备活性粉体和功能材料关键技术与工程示范”项目,总投入890万元。针对宁夏煤基固废成分复杂、活性低,矿井充填材料成本高和墙体材料绝热性能差等问题,通过理解粉煤灰、汽化渣、脱硫石膏等煤基固废的理化特性和微观结构,研究多源煤基固废复合活性粉体的组成调控与活性激发原理,探究煤基固废复合活性粉体水化过程动力学、热力学与矿相重构机制;形成煤基固废复合活性粉体制备矿井充填胶凝材料和相变储能墙体材料等关键技术,重点突破复合活性粉体产业化关键技术。建成年产20万吨的煤基固废复合活性粉体和年产10万吨充填胶凝材料的示范生产线。
四、支持平台建设,形成创新新模式
积极搭建自治区煤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领域创新平台,着力提高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目前已建立2家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工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及先进材料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煤炭清洁高效转化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家“省部共建煤炭高效利用与绿色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5家自治区级技术创新中心:“宁夏回族自治区煤矸石深加工及综合利用(惠农)技术创新中心”“宁夏粉煤灰加工(固原)技术创新中心”“宁夏回族自治区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中卫)技术创新中心”“宁夏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宁东)技术创新中心”“宁夏回族自治区煤化工危险废物处置(宁东)技术创新中心”。这些创新平台围绕煤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关键技术研发、装备研制、工程示范和产业发展,支持企业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单位,形成协同创新和融合发展新模式。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有关要求,与相关部门和单位进行对接,加大煤基固废综合利用自治区级科技创新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支持力度,完善煤基固废综合利用领域创新平台布局,积极支持和推动建设宁夏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科研机构,鼓励东部知名高校和大院大所与我区科研机构合作共建煤基固废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平台或设立分支机构,通过深入实施科研项目,培养引进煤基固废综合利用科技人才队伍,全面提升我区煤基固废资源化综合利用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