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62号提案协办意见

发布时间: 2021-10-09 00:00 访问量: 字体:[]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现就胡秀德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快固原市肉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的提案”,提出如下协办意见:
  草畜产业是我区长期发展培育形成的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大意义。特别是肉牛产业科技支撑,是我区农业农村科技工作的重要任务。
  一、深入推进肉牛产业研究与示范
  “十三五”以来,自治区科技厅借助东西部科技合作优势,组织区内外产学研科技力量,全面开展了草畜全产业链科技攻关,突破了一批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瓶颈,形成了一批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优秀科技成果,创建了引领带动产业发展的创新模式和样板。
  (一)良种繁育取得阶段性成果。持续推进自治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新品种选育专项,支持自治区畜牧工作站、宁夏农科院动物科学研究所联合区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开展奶牛育种与肉牛良种繁育工作。通过长效稳定支持机制,初步构建形成政产学研用种业协同创新体系。特别是近几年,针对固原脱贫攻坚战略需要和六盘山地区肉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科技需求,自治区科技厅组织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宁夏大学和自治区、固原市畜牧工作站等单位,重点开展肉牛杂种优势利用和安格斯牛改良、选优和快速繁育技术研究,建立母牛高效繁殖技术体系,为加快建立我区现代肉牛良种繁育体系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通过深化种业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在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人才为根本、产学研融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科技创新体系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二)关键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围绕畜牧业科技创新,组织实施一批重点重大科技项目,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了一批重要科技成果。构建了宁夏优质肉牛标准化养殖技术体系,突破了粗饲料利用、降低精准饲养成本等养殖技术瓶颈;首次研发了人畜共患重大疫病基因芯片快速诊断和病原检测技术;集成转化了先进适用的养牛技术,创建了贫困地区肉牛健康高效生态养殖“马沟模式”。
  (三)创新载体助推产业发展取得新进展。科技创新载体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围绕畜牧业发展,先后建成一批自治区科技创新平台,培育组建一批农业新型研发机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认定一批自治区级农业科技园区,进一步增强畜牧业科研和成果转化能力。围绕奶牛智慧养殖、滩羊、草畜一体化分别在农垦贺兰山奶业、盐池鑫海、泾源大田新天地创建了自治区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区,开发了奶牛智慧养殖与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集成示范了TMR精准饲喂管理,解决了羊肉制品贮藏、速冻环节品质提升问题,推进优质羊肉加工业转型升级和肉牛草畜一体化模式发展。在吴忠、盐池、海原分别组建中国(宁夏)奶业研究院、宁夏生态草牧业技术研究院、高端肉牛产业发展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整合区内外技术力量,围绕奶牛营养、疾病防控、滩羊产业发展与天然草原生态修复、肉牛良种繁育、健康养殖等关键技术开展产学研协同攻关。
  (四)先进适用成果转化落地取得新成效。紧扣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加快推进生态养殖、“一母两犊”、疫病早期防控、阶段性养殖与育肥等一批科技成果在县(区)的示范推广与转化应用。我区科技特派员共3526名,其中草牧业领域的科技特派员占比约20%,持续围绕草牧业全产业链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引进示范与推广以及提供技术指导和技能培训等科技服务,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初见成效。西吉县示范转化了“一母两犊”、高效养殖等技术,示范村养殖规模由2100头增加到5360头,头均增收2000元左右,创建了高效健康养牛“马沟模式”。
  二、积极谋划部署科技支撑肉牛产业发展
  围绕农业科技创新工作,结合“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强化农业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科技支撑,根据自治区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科技厅研究制定了《自治区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科技支撑行动方案》。
  “十四五”期间,科技厅将以肉牛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为主线,以支撑肉牛产业生态、优质、高效发展为目标,将加大以下方面的支持。
  (一)加强科技攻关。在良种繁育方面,重点开展肉牛杂种优势利用和安格斯牛改良、选优和快速繁育技术研究,持续推进生长速度快、产肉性能高、肉质风味优、繁殖性能好的肉牛新品种(系)培育,建立母牛高效繁殖技术体系。在生态养殖方面,研究建立新型绿色饲料生产加工及高效利用技术体系,研发混播草地建植与管理、高效生态养殖、养殖与加工废物资源化利用等关键技术和管理模式,构建草畜一体化生态养殖体系。在疫病防控方面,研究开发重大疫病快速诊断技术,创建肉牛疫病预警、防控、治疗一体化健康养殖技术体系。
  (二)加大创新平台培育力度。鼓励支持中国农业科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福建农林大学与宁夏大学、宁夏农林科学院以及区内相关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优化重组和布局建设一批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夯实肉牛产业科技创新实力。引导支持企业联合区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建设宁夏西海固高端肉牛产业研究院、固原肉牛研究中心等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制度现代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的新型研发机构。
  (三)推动产业科技园区建设。针对肉牛产业规模化养殖和农户养殖同时并存的特点,加快固原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肉牛产业核心区建设力度,发挥园区人才、技术、资本、信息等创新要素集聚优势,积极培育科技型企业,建立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引领带动产业技术水平提升。紧扣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加快肉牛良种繁育、饲草料加工配送、草畜一体化生态养殖、智慧管理服务等高效生态养殖综合配套技术转化,在原州区、西吉县和海原县等优质肉牛产区创建一批生态养殖科技示范村和园区,示范带动宁夏中南部地区生态肉牛产业发展。
  (四)壮大科技人才队伍。深化拓展东西部科技合作,瞄准肉牛育种、养殖、防疫、加工、装备、生态等全产业链基础研究与应用技术开发等科技创新任务,依托国家和自治区各类科技计划、引智计划,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团队,依托区内各类高校、科研院所组建培育优势学科和专业团队,大力培养创新骨干人才。依托各类科技园区、创新平台以及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加强实用技能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壮大服务于基层和养殖户的本土化技术人才队伍,建立专业齐全、结构合理的人才体系。
  (五)加快成果转移转化。整合区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农技推广部门和企业的技术力量,创新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组织方式,加快创建技术研发、集成示范、推广服务一体化的新型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紧扣家庭经营肉牛养殖模式,发挥科技特派员创业带动优势,转化推广品种改良、生态养殖、一母两犊、全混合日粮、疫病早期防控等先进适用成果,探索创建“科技特派员+家庭农场+科技服务”的成果转化模式,建立一批以科技特派员为主体的科技示范养殖场(园区)。紧扣龙头企业肉牛集约化养殖模式,支持企业联合高校、科研单位研究开发和转化良种扩繁、优质饲草种植、高效养殖、粪污生态处理等种养结合的生态养殖技术和模式,探索创建“科技创新平台+规模养殖场+科技园区”的成果转化模式。
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