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第146号建议答复的函

发布时间: 2018-09-19 16:51 访问量: 字体:[]

苏焕喜等代表:

代表们提出“关于将石嘴山市确定为实施创新驱动示范城市”的建议收悉,针对代表们提出在政策、资金等方面予以倾斜支持的意见建议,现答复如下:

一、突出优化环境,形成适宜各市县创新发展的生态

一是出台创新激励政策。2017年以来,我区党委、政府把创新驱动战略确定为宁夏未来实施三大战略之首,成立了自治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领导小组,召开创新驱动战略推进会,全力推进创新驱动战略,制定了《推进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意见》,出台了“创新驱动30条”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和《实施人才强区工程助推创新驱动发展的若干意见》等配套文件,形成了具有宁夏区域特色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这些政策激励机制具有普惠性,适合全区各市县推进本区域科技创新发展。石嘴山市结合自治区创新30条,制定《石嘴山市关于推进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方案的责任分工》,将自治区分工中的123项工作任务整合成为113项任务,并分解到34个牵头部门,实施科技创新“双倍增”行动计划,搭平台,引人才,建设石嘴山科技创业园,取得了明显成效。二是实行“放管服”改革。贯彻落实中央和国务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建立了全区统一公开的科技计划管理平台,重新构建了自治区科技计划体系,改进和完善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进一步为科研人员潜心钻研“松绑减负”。重点对项目形成、申报受理、项目评审、任务管理、项目监管、分级管理等6方面管理机制进行改革,实现科技项目管理“网上办、不见面”。石嘴山主动适应自治区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制定《石嘴山市科技项目管理实施细则(暂行)》,加大改革力度,推行科技项目“面对面”线下辅导和“不见面”线上审批制度。自治区科技厅组织各市县科技管理部门、园区管委会主要负责人及相关企业在深圳进行推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专题培训,通过授课与实际观摩的形式,有效提高了各市县科技管理人员及企业创新发展的意识,拓展了视野。同时结合创新30条政策宣传,在石嘴山市及县区、工业园区联合开展4场次大规模科技人才政策宣讲会,面对企业科技人员、相关服务部门人员宣讲人数500余人次,使企业熟知政策支持方向。先后举办了10余次不同层次的科技项目申报方面的专题培训班。三是改革创新科技财政支持方式。2018年自治区财政科技经费共下达8.9亿元,其中3.5亿元按各类专项切块下放到五市及宁东,实行权力、责任、任务、资金下放,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给石嘴山市切块下达资金6310万元,重点支持石嘴山各区域农业科技园区、高新区、科技特派员创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引进区外研发机构、联合共建研发机构和引进区外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等。

二、立足产业需求,推进石嘴山区域创新发展

(一)深入推进沿黄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按照《宁夏沿黄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设立2亿元的沿黄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专项资金,制定了《沿黄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考核评价暂行办法》《沿黄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与石嘴山市签定沿黄改革试验区建设责任书,围绕本区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关键技术瓶颈,重点提升石嘴山高新区发展水平,加大产业攻关力度,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攻关,联合引进共建一批创新平台、创新创业载体,持续推动石嘴山市创新发展。

(二)统筹推进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制定出台了《宁夏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2018-2022年)》,以5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核心,以智慧农业为引领,着力实施“三大计划”“六大工程”,争创1家国家农业高新区、提升5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水平、打造20个左右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区。自治区财政每年统筹按排1亿元专项资金用于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目前我们组织5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修订园区建设规划,正在组织县(区)建设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展示区。2017年为石嘴山市积极推进石嘴山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与山东省共建鲁宁种业创新创业基地。

(三)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我们认真落实国家科技部关于推进县区域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主,以石嘴山市实施科技创新“双倍增”行动计划,通过科技型企业培育、平台搭建,人才引进等,推进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一是实施科技型企业培育计划。2018年,自治区科技厅出台了《自治区科技型企业培育行动方案(2018-2020年)》,在全区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科技型企业,使其成为带动全区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力量。截止目前石嘴山市拥有自治区级科技型中小企业96家、科技小巨人企业2家、高新技术企业20家,初步形成了科技型小微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梯次培育机制。二是加大各类创新平台培育组建力度。针对石嘴山产业发展需要,积极引导该区域各类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合作,组建各类型研发机构。加强石嘴山与西安交通大学合作,引进共建设成果转化技术转移中心,加强各类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建立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平台;积极引导做好国家和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服务平台培育认定工作,目前,石嘴山市共建有各类科技创新平台18家,其中大武口区13家。在石嘴山市建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宁夏技术交易平台分点,未来将为本区域企业等创新主体提供科技创新资源展示、评估、交易和管理等全流程服务。三是加大科技企业孵化器及众创空间培育支持力度。对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的,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支持;对认定为自治区级的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资金支持。截止目前全区共有21家众创空间,其中石嘴山市4家。四是营造创新创业良好氛围。持续举办中国创新创业(宁夏赛区)大赛。为做好第七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科技厅联合石嘴山市科技局在石嘴山市举办了2018年第七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宁夏赛区)暨第三届宁夏创新创业大赛宣讲会,为本区域内科技型企业、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等服务机构进行宣传动员,调动了广大企业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营造了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

三、坚持开放创新,开拓石嘴山市东西合作新格局

引导石嘴山市抢抓“科技支宁”东西合作机遇,以加快突破制约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发展技术难题为抓手,重点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钽铌铍钛,储能材料,碳基材料)、精细化工、新能源等领域技术创新,组织实施一批科技合作项目,引进联合共建设一批研发机构。截止目前,石嘴山市共启动实施100项科技合作项目,完成投资39.58亿元。通过该100项科技合作项目的实施,将与110余家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及知名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协同创新机制,柔性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200余名,有效解决了该市高层次人才短缺的问题。自治区科技厅加大指导力度,积极沟通协调,引导市科技管理部门组织企业与区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对接交流,开展全方位合作。组织贝利特、中兴碳素等企业开展联合共建研发机构,重点启动建设碳基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氰胺产业技术研究院。同时积极组织宁夏科捷锂电、贝利特分别申报锂电池、氰胺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协调中科院微生物所与恒力钢丝共建宁夏中科生物材料联合研发中心,推进高新区、经开区、农业园区分别与镇江京口工业园、杭州经开区、通州国际种业科技园建立了园区对口合作关系。通过加快科技平台建设、园区结对,聚集优质创新资源。

四、实施重大科技攻关,支撑石嘴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针对石嘴山市科技与经济结合不紧密、成果转化率较低的问题,紧紧围绕碳基材料、氰胺产业、新能源电池材料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技术需求,加快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强科技创新供给,支撑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组织实施产业重大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针对碳基材料等传统产业发展中的技术瓶颈及制约因素,自治区科技厅有关领导带队深入石嘴山市进行了专题调研和分析研究,并提出通过科技创新支撑产业发展的思路与措施,进一步加大了对石嘴山市的科技支持力度,取得明显成效。2018年,自治区科技厅通过重点研发计划、技术创新引导计划、科技基础条件等共支持石嘴各类科技项目174项,财政总支持资金达1.79亿元,已下达资金1.4亿元。其中工业领域133项,资金1.31亿元,占93.6%。农业及社会发展领域42项,资金904.79万元,占6.4%。中色(宁夏)东方集团有限公司“高纯净化铍铜铸锭及高端铍铜带材制备技术研发”获批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专项,2018年获批资金420万元;西北稀有金属材料研究院宁夏有限公司“惯性导航铍转子研制”等4个项目获批对外科技合作专项项资金655万元;宁夏维尔铸造有限责任公司“中国标准动车组铝合金枕梁研制”等4个项目获批沿黄试验区科技创新专项(延续)项目资金566.13万元;贝利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利用双氰胺废渣生产钙镁肥、硝基胍废液生产硫酸镁新工艺研发”等42个项目获批沿黄试验区科技创新发展专项,资金1300万元。通过科技项目实施,将带动石嘴山市新材料、装备制造、精细化工、新能源及碳基材料、氰胺等领域的技术创新,为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优势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二是组织实施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行动。我区出台了自治区知识产权《战略纲要》《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推进全区知识产权创造应用保护的政策环境得到不断优化。截止目前,石嘴山市有效发明专利达379件,同比增长14.5%,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4.72件,同比增长12.9%,新增市级及以上科技成果15项,新增自治区科技进步奖3项。

非常感谢苏焕喜等代表对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关注和支持,希望一如既往的支持科技创新发展工作,给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2018年8月13日

联系单位及电话:科技厅发展计划处   何徽    0951-5013176

抄送: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代表联络与选举任免工作委员会,自治区人民政府督查室。

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