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手机版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

关于自治区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
第209号建议协办意见的函

索引号 640000004/2023-00115
文号
生成日期 2023-08-1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责任部门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现就张佐代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推动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提出如下协办意见:

一、宁夏中药材产业科技创新成效

宁夏是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和中药材基地。中药材产业是自治区特色优势产业。“十三五”期间,自治区科技厅将中药材产业发展与培育地方经济增长点、生态环境建设、农民脱贫致富紧密结合,着力加强科技创新与服务,先后启动实施了大宗中药材野生抚育、中药材标准生态种植、特色药材深加工、道地药材规范化技术集成示范等科技项目,有力支撑了产业健康发展。一是强化科技创新,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研发了以抗旱育苗、双覆膜保苗等为代表的中部干旱带中药材种苗繁育技术体系,引进筛选了红花新品种和黄芪、黄芩生态种植技术,构建了六盘山区道地中药材生产技术体系,研制了根茎类中药材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创建了黄芪种植“宁夏模式”,成为全国主推技术。研发了银柴胡、柴胡原生态种植技术,创建了银柴胡全程质量溯源平台。研究并建立了黄芪等10种特色药材配方颗粒制备工艺及量质传递指纹图谱等质量控制标准,开发了精制饮片11种、功能性食品5种,延伸了六盘山地产药材产业链。二是培育创新平台,推动产业集中发展。支持建成天然药物、中药饮片炮制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引导中药材产业大县成立产业协会,组建了道地中药资源开发利用等区级创新团队3个。三是加强科技示范,带动区域化发展。依托八大生态化种植科技示范基地,年均开展培训20期,培训3000余人,示范品种配套技术20余项。中药材企业增长到277家,较“十二五”末增长21%。建设千亩以上科技示范基地17个,万亩以上林下仿野生现代园区4个,五万亩以上产业大县7个,同心县银柴胡成为我国唯一道地产区,盐池县甘草种子交易量占全国一半以上,海原小茴香产量占全国产量一半,平罗县菟丝子产量占全国产量的三分之二。黄芩双覆膜种植最高收入达1780元/亩,收益增加8-16倍,带动农民增收成效显著。四是深化科技合作,助推全产业链发展。促进区内药企与14家区外医药企业、16个中药材基地签订合作协议,构建产学研联合机制。与国内外20余所高校、科研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与区外10多家药企建立了产、学、研联盟。

二、下一步工作

根据提案意见,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落实自治区《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借助东西部科技合作,加强部门创新联动,强化中药材产业科技创新顶层设计,加快建立中药材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努力将中药材产业打造成为绿色生态产业,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一是开展濒危中药材资源保护与利用技术研究示范,建立濒危中药材资源保护体系和种质资源库,突破种质保护、挖掘利用、生境修复、资源抚育等技术。二是开展大宗道地中药材生态种植技术研发和示范,深入研究中药材的遗传多样性,创建大宗道地中药材林下种植、仿野生种植、粮药林药间作等生态种植模式,研究中药材病虫草害种类、发生规律、成灾机制,构建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体系,突破大宗道地中药材品种提纯复壮、生态种植、质量控制等关键技术,研制全程机械化智能作业装备,构建中药材区域化规范化生态种植技术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三是创建大宗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体系,筛选具有高产、高品质、抗逆性强等优良性状的中药材种质资源,突破中药材良种高效繁育技术,建立中药材“优良品种+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科技示范体系。四是研发中药材资源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及产品,研究开发道地中药材黄芪、金莲花、秦艽、银柴胡等产地加工技术,开发精制饮片、超微饮片生产技术,创建高品质中药材产地加工与贮藏模式,建立技术标准,保证药材质量。开发黄芪、秦艽、银柴胡等大宗药材配方颗粒生产工艺、质量标准关键技术,建立标准化配方颗粒生产工艺,开发功能性食品、食品添加剂等高值化系列产品。五是开展中药材新技术成果转化与推广。充分发挥中药材产业指导组、专家服务组及宁夏中药材产业协会专业优势,以科技项目为支撑,以科技服务为手段,开展成果转化、专题培训、田间讲学、决策咨询、成果推介等服务。大力实施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整合科技资源、强化创业服务、培养本土人才,打造增收致富科技样板。六是加强科技型企业培育,深入实施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行动,支持中药材科技企业建设自治区技术创新中心,开展技术集成应用和成果引进转化,提升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培育一批从事中药农业、中药工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队伍。落实后补助、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研发费用奖补等优惠政策,推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引导药企实施基地GAP备案、产品地理标志认定等,提升企业创新创业能力。




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2023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