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手机版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

自治区政协第十一届四次会议第278号提案答复

索引号 640000004/2022-01091
文号
生成日期 2021-10-0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责任部门
尊敬的李万祥委员:
  自治区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278号“关于推动区域科技重大研发项目产业化的提案”收悉,感谢您对区域科技重大研发项目产业化的长期关注,对提案有关内容,提出办理意见如下:
  一、关于加大对有重大突破的重大科技项目产业化扶持力度,优先支持民营企业创新产品进入国家战略性的产业化项目的建议。
  一是着力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自治区科技厅通过企业研发费用后补助政策(按照企业年度总研发投入的10%-15%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500万元)及规上工业企业新增研发费用奖励政策(规上工业企业年度研发费用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超过3%,按照净增加的年度研发投入的1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500万元)来持续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其中仅2020年就向684家企业下达上年度企业研发费用后补助资金3.17亿元,向96家企业下达规上企业新增研发费用奖励资金0.38亿元。依托这一政策,我区从2018年以来累计投入财政资金约6.85亿元,撬动了企业的总研发投入76.49亿元,引导广大企业成为了科技投入和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
  二是大力支持企业开展科研攻关。自治区科技厅通过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对企业实施并通过评审的科研项目给予不超过总研发投入30%的支持,单个项目最高支持500万元。该计划坚持财政资金扶持企业科技创新的鲜明导向,每年将60%的财政科技资金投向企业,引导企业重点围绕产业化开展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活动,特别在工业领域,这一比例达到了80%以上。此外,自治区科技厅坚持“围绕产业、聚焦瓶颈、重点突破”原则,支持企业牵头实施自治区重大科技项目,聚焦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技术难题及重点行业重点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开展科研攻关,促进科技项目与现实生产力、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紧密对接。2021年自治区科技厅出台了清洁能源、新型材料、电子信息等自治区九大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科技支撑行动方案,使科技创新与企业、与产业的联系更加紧密。2018年以来,自治区科技厅所组织实施的工业领域900余项科技攻关项目中92%以上都由企业牵头完成,攻克了一批关键技术难题,取得一批重大具有重大产业化前景的科技成果。神州轮胎公司成功研制出航空子午线轮胎样胎,突破国外对大型民航客机轮胎的技术封锁;天地奔牛集团公司研制出世界上槽宽最大、运输能力最大、装机功率最大、智能化程度最高的煤矿综采工作面输送装备;吴忠仪表公司的超低温输气管道用阀成为中俄天然气管道关键装置;维尔铸造公司研制的高铁枕梁成功实现国产替代并大规模投入使用。
  三是持续推进成果转移转化活动。自治区科技厅对区内企业引进先进科技成果并进行产业化转化或购买国内外先进关键核心生产设备并应用于生产的,按技术交易额或股权折算金额的30%给予补助,同一企业年度不超过500万元。截止目前,已累计对70项技术交易给予3808.51万元财政资金补助,技术交易总额达2.37亿元。大力支持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建设。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园区及行业龙头企业,依托自身优势和产业特点开展自治区科技成果中试基地建设工作,破解我区中试验证难题,加快推进先进适用科技成果在区内转化和产业化应用。对宁东中试基地等四家自治区中试基地建设给予了1405万元资金支持。自治区发改委自2019年以来大力组织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安排财政资金1.18亿元,先后支持了四英寸LED用高品质蓝宝石晶棒专用晶体、高性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环保型差别化氨纶、定制化高品质石墨烯等项目实现产业化,有效推进了先进技术的成果转化。
  四是持续开展重点领域关键技术揭榜攻关。自治区工信厅与科技厅聚焦产业链整体创新提升,针对行业重大创新需求和瓶颈制约实施技术攻关,鼓励龙头骨干企业联合科研院所、高校揭榜挂帅,突破一批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并实现成果转化。2020年1月,自治区工信厅印发了《宁夏回族自治区产业创新重点任务揭榜项目及资金管理暂行办法》,2021年7月,自治区科技厅印发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项目“揭榜挂帅”实施办法(试行)》,明确了揭榜挂帅项目聚焦自治区重点产业发展等关键技术需求,突出重大共性技术突破和重大创新产品研发,给予项目攻关总投资最高30%的补助,最高不超过500万元。自治区工信厅大力支持揭榜项目成果的推广应用,对应用揭榜攻关技术进行技术改造的项目,列入自治区新型工业化资金专项予以重点支持,并优先支持申报国家工业强基项目。截止2020年,已实施揭榜攻关项目40个,取得阶段性技术成果102项,下达项目扶持资金998万元。预计到2025年,全区将累计实施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项目70项以上,一批产业创新短板和难点得到突破,并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以上水平。
  二、关于对企业研发的核心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或填补国内空白的产品或能够完全替代进口的产品,给予优先使用和推广。
  一是增强对首台套装备的支持力度。自治区工信厅制定印发了《自治区首台(套)技术装备奖补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加快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组织企业申报国家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项目,为天地重型装备有限公司争取国家首台(套)保险补偿资金98万;组织开展国家《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修订工作,向工信部推荐上报70多项首台(套)产品;落实首台(套)技术装备奖补政策,对10家企业20项首台(套)技术装备产品奖补资金2697万元。
  二是开展企业创新产品培育活动。自治区工信厅加大新产品奖励力度,积极鼓励企业自主研发新产品。推动企业把最新技术、工艺等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前景好、技术水平高、经济社会效益好、资源充分利用的新产品,不断丰富产品种类、提升产品品质、增加产品附加值。出台了《宁夏回族自治区新产品鉴定管理办法》和相应的奖励办法,对通过自治区新产品鉴定的企业,每项产品按照研发费用的30%给予奖励。鼓励企业通过自主创新,采用新技术生产新产品。仅在2020年就有16项我区企业自行研发的新产品通过鉴定,企业获得奖励资金348.8万元。2021年至今,全区企业已有5项新产品通过鉴定。
  三是提升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水平。自2017年以来,自治区发改委针对我区的装备制造、新材料、大数据、煤化工等重点产业,安排资金2亿元设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专项项目32个,鼓励企业提升基础能力,推动动车组铝合金枕梁、大埋深薄煤层高产高效采掘关键设备等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在若干领域达到国内甚至国际领先水平,大部分已经实现产业化,切实增强了我区的产业核心竞争力。
  四是大力培育科技型企业。自治区科技厅依托“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的梯次培育体系,推行分级培育、分类支持、全链条发展,实行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小巨人企业首次认定奖补、提高科技型企业项目资助比例等政策,支持拥有核心技术和先进产品的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2020年,自治区科技厅协调自治区多个部门推动先进技术和先进产品的优先使用和推广,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的若干措施》(宁政办规发【2020】25号),在其中第六条明确规定,由自治区财政厅、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局、宁夏银保监局负责,大力支持高新技术企业新产品的应用推广,“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产品,优先列入自治区政府采购目录。进一步完善高新技术企业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政策。在政府建设项目招标、政府采购和国有企业采购时,合理设置高新技术产品的首创性、先进性等评审因素和权重;扩大首购、订购等非招标方式的应用,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重大创新技术、产品和服务采购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