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181号提案协办意见
索引号 | 640000004/2022-01060 |
---|---|
文号 | |
生成日期 | 2021-10-09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
责任部门 |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现就庞俊迁提案者提出的关于如何推进宁夏生物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的提案,提出如下协办意见:
一、强化科技攻关,引领示范绿色生产技术发展
近几年来,围绕我区发展绿色农业科技需求,先后组织实施“优势粮食绿色丰产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人工光植物工厂节能及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设施农业蚯蚓养殖套种套养技术研究与示范”“宁夏番茄新型病毒病鉴定及发生规律与绿色防控关键技术示范”等一批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重大、重点项目。通过项目实施,成功改制出新型小麦精量匀播机,提出了小麦匀播栽培技术规范,首次构建了小麦精量匀播栽培+水肥一体精准运筹为主的绿色增效栽培技术模式;提出了保墒旱直播稻适宜的播期、播量、密度等农艺指标,试制出水稻保墒穴播耕播一体化播种机,初步提出了水稻保墒旱直播轻简栽培技术模式、稻瘟病监测预警技术及水稻田间杂草防控技术;筛选出了宜机收玉米品种,形成了密植高产玉米低水分籽粒直收技术模式;初步明确了滴灌条件下不同轮作倒茬模式土壤养分变化特征,并提出滴灌条件下节水高效麦后复种模式;完成设施番茄和黄瓜的丰产增效与健康生产技术研究,建立了相关作物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和模式。
二、完善创新载体,打造县域绿色生产创新样板
自治区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区(以下简称示范展示区)作为自治区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的主要内容,以带动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创新发展为目标,开展县域农村创新创业、科技特派员孵化、科技成果转化和农业科技综合服务载体建设,引领基层农业农村科技创新。自2018年以来,自治区科技厅已批复建设了包括水稻、奶业、渔业、滩羊、旱作农业、枸杞产业等19个示范展示区。其中,依托贺兰县银川科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创建的现代生态渔业示范展示区,拟创建包括现代渔业种业创制与育繁推一体化产业园、名优鱼类设施化生态高质养殖与集成转化产业园、稻渔综合种养与休闲观光产业融合产业园等在内的7个功能园区,开展现代生态渔业科技示范;依托平罗县华泰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创建的自治区沙漠瓜菜示范展示区,通过建设沙漠瓜菜新品种、设施西甜瓜、露地樱桃番茄、供港蔬菜等生产示范区,将园区建成集沙漠瓜菜技术示范推广、生产经营、培训教育、移民创业就业、乡村旅游、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依托海原县锦彩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创建的自治区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展示区,通过小杂粮种植、加工结合生态肉牛养殖,建成集科技集成示范、主题博览展示、特色规模生产、田园风光景观、农民教育培训、农耕文化传承、参与体验旅游等于一体的有机旱作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区。
三、强化对外合作,构建开放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借助东西部合作,创建科技项目“双首席”“双主持”的人才柔性引进机制,先后实施农业合作项目200多项、结对共建农业园区3个,组建了枸杞研究院、中国(宁夏)奶业研究院、中国农科院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浙江农科院石嘴山农业科技创新产业研究院等创新载体。引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学、疫病防控、葡萄酒、植物保护等学科专家,全面进入宁夏开展奶牛、肉牛、葡萄酒、滩羊产业技术研发;联合中科院生物所、药物所、微生物所、植物所、遗传所等专家,深入开展枸杞物质作用机理、育种、优质高效种养、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瓶颈技术研发;支持企业联合国家大院大所开发枸杞、牛羊肉、亚麻籽、乳制品等精深加工产品;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研究所等单位承担葡萄酒、渔业精准养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四、加强顶层设计,积极谋划部署农业绿色科技创新
“十四五”期间,围绕农业科技创新工作,统筹规划农业绿色科技创新需求,结合规划编制工作,对绿色高效栽培关键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进行规划布局。重点开展小麦、水稻、玉米全程机械化高效种植技术集成创新和精准作业机具改制升级,突破连作障碍、作物表型数字化解析、大型水肥一体化智能管理、成灾性病虫害生物防治等关键技术。研发应用抗旱保墒丰产、多源肥料综合利用、绿色精准植保、立体间套复合种植等关键技术。研发应用旱区集雨抑蒸高效种植关键技术,创建现代旱作高效农业生产技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