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64号建议协办意见
索引号 | 640000004/2022-01042 |
---|---|
文号 | 〔2021〕376号 |
生成日期 | 2021-10-0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发布机构 | 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
责任部门 |
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关于王勇代表提出的扶持隆德县道地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建议(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64号提案),经研究,提出如下协办意见:
隆德县素有“高原绿岛、天然药库”之美称,是我区中药材主产区,发展中药材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为推动隆德县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全国林下经济(中药材)发展示范县”“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自治区科技厅加大中药材扶持力度,完善中药材栽培管理技术体系,以延伸产业链为主线,着力优化产业布局,培育产业大县,推动平台建设,引领支撑隆德县中药材产业稳步发展。
一、在中药材市场体系建设方面
发挥部门优势,加速科技示范引领。按照中央和自治区部署安排,实施中药材产业创新工程。制定《宁夏中药材产业创新发展推进方案》,组织实施“22824”创新驱动发展任务。充分发挥中药材产业指导组、专家服务组及宁夏中药材产业协会优势,支撑德县出台推动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加强中药材生态种植示范、技术培训服务、科技成果推介。围绕八大生态化种植科技示范基地,实施道地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优化升级工程,示范推广机械覆膜育苗、病虫草害监测等技术,实现甘草、银柴胡、黄芪、小茴香、柴胡、秦艽、党参、金莲花、菟丝子等大宗优势品种规范化种植。
二、在中药材生态种植基地建设方面
充分发挥隆德县自然环境、生态条件、地理位置等优势,扶持和鼓励企业积极开展中药材精深加工,形成以柴胡、黄芩、板蓝根、秦艽等为主开展龙头企业示范带动的产业大县,构筑了种植、加工、营销和研发为一体的中药材产业新格局,使中药材产业朝着规范化、多元化、集约化道路迈进。充分发挥“两组一会”机制体制作用,组织实施《大宗道地中药材黄芪优质绿色生产技术研究》《六盘山区中药材标准生态种植关键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中药材覆膜精量穴播关键技术研究与推广》等项目,在隆德县沙塘马河、北塬、神林观音、联财张楼、太联中等地建立药材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同时引导广大农户积极参与中药材种植、加工、贮藏和营销,实现了中药材产业由种植型向育苗、营销、精深加工综合型转变。
三、在推进东西部科技合作方面
充分利用东西部科技合作机制,加强区内企业与浙江理工大学、宁夏大学、宁夏农林科学院等区内外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推进专家服务基地建设,签订《宁夏中药材产业专家服务基地专家服务协议书》。鼓励企业积极开展基地GAP备案、GMP、SC认证和产品地理标志认定,强化宣传六盘山道地中药材产业,争创宁夏著名商标和中国驰名商标,精心打造六盘山道地中药材名优品牌。目前,隆德县已获专利62项;有机认证3项;注册商标13个,其中“隆珍杰”、“塞上六盘”获自治区著名商标;西北药材、六盘山中药资源、葆易圣药业3家企业已通过GMP认证;上药(宁夏)中药资源、葆易圣药业、国隆药业3家企业已通过SC认证;黄芪、黄芩、板蓝根通过了GAP备案;秦艽黄芪通过了国家地理标志认定,并引导上药、香雪、西北药材等企业成立产业联合体,采取“企业+科技+基地+农户”的引领带动模式,规模化、规范化发展,不断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中药材产业附加值,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农民实现稳定增收。
下一步,自治区科技厅将进一步发挥中药材产业指导组和专家服务组作用,组织实施好中药材领域科技创新项目,推动隆德县中药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