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手机版 > 政务公开 > 建议提案

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35号建议协办意见

索引号 640000004/2022-01041
文号 〔2021〕358号
生成日期 2021-10-0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机构 自治区科学技术厅
责任部门
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
  关于龚雪飞代表提出的“关于盐池县甘草产业发展的建议”(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第135号提案),经研究,提出如下协办意见:
  为推动我区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自治区科技厅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为主线,以盐池县“1+4+X”产业发展要求为指引,聚焦产业发展需求,凝练科技项目,加大政策扶持,创新发展机制和模式,强化科技支撑服务,助推盐池县创建全国创新型县建设。一是完善沙旱生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圃建设。依托盐池县沙边子甘草种质资源圃建设中部干旱带沙旱生中药材种质资源保存与综合利用研究平台。已建成全国最大的甘草种质资源圃50亩,圃内保存展示全国32个地区的乌拉尔甘草、光果甘草、胀果甘草共50份种质资源;建设品种包含芍药、黄芪、黄芩、桔梗、红花、射干等中药材展示园50亩;筛选引种板蓝根、银柴胡、知母、王
  不留行、牛蒡子、防风、瞿麦、益母草等10余个品种,并推广示范适宜盐池县优势沙生中药材品种;筹建沙生药材标本馆,截止目前采样500份,已基本建成集种质资源保存、引种驯化、试验研究、良种繁育、药材展示、科普示范和生态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基地。二是完善甘草规范化种植示范区和野生甘草资源保护基地建设。利用节水滴灌育苗、4米宽覆膜、膜下滴灌种植、施肥高效增产、机械化高效栽培、病虫草害绿色防治等技术,大力推进花马池镇城西滩甘草规范化种植区、青山乡旺四滩村拓明公司新技术、新机械展示园建设。推动在高沙窝镇、王乐井乡、大水坑镇甘草退化严重的区域建设甘草人工封育补植基地;在王乐井乡狼洞沟村、鸦儿沟村、大水坑镇柳条井、摆宴井村建设甘草采种基地。三是强化科技基础支撑。优化布局科技创新平台培育体系,组建中医药类科技创新平台13家,其中在盐池县组建了宁夏中药新产品研发技术创新中心。组建了宁夏道地中药资源开发利用等自治区科技创新团队3个,并与国内外20余所大院大所建立了长期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与区内外10多家医药企业建立了中药研究开发产、学、研联盟,先后组织实施了《甘草中生物活性成分的深度利用产品研制、产业化示范及市场开拓》《宁夏大宗沙生药材甘草生态种植模式构建与关键技术集成创新》《盐池县优势沙生中药材筛选驯化试验与示范》《盐池甘草宽覆膜育苗技术示范与推广》《盐池县中药材种植关键技术集成与推广》等科技项目,推动中药材产业发展。四是强化“两组一会”服务支持机制。充分发挥“两组一会”专业优势,联合中药材技术服务专家组、宁夏中药材产业协会通过邀请行业专家为盐池甘草产业发展“问诊把脉”、举办全区中药材产业推进与观摩交流培训会、开展技术培训、考察交流等方式,推动技术共享,促进优秀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五是加强中药材种植质量控制。调查评价甘草种质资源,开展优质甘草种质资源利用及其相关功能性产品开发研究,建立国家中药材质量保障(宁夏)追溯系统,实现从种子种苗到终端消费的全程追溯,实现“来源可知、去向可追、质量可查、责任可究”,推进中药材质量安全监管精准化和智能化,着力提升中药材生产质量。
  下一步, 自治区科技厅将针对干旱地区甘草黄芪育苗播种过程中播种工艺稳定性差、精度不高等问题,重点开展集甘草、黄芪种子精量穴播、地膜铺设、滴灌带铺设于一体的高效机械播种机及系统研发,促进中药材产业播种技术发展。持续加强中药材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围绕资源保护、品种培育、质量检测、规范化种植、产品开发等,组建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和第三方科技服务机构。组织区内中药材企业与区外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成果对接,促进先进科技成果在我区落地转化。充分利用东西部科技合作机制,深化中药材领域的科技交流合作,围绕中药材产业重大需求,组织实施一批科技研发项目和成果转化项目,邀请国内高层次专家来宁开展调研考察、技术诊断、技术推介、产业合作等活动,突破道地中药材产业关键技术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