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科特派中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制度机制灵活优势,下足“科技”功夫,做足“科技”文章,以产业为基、人才为要、实践为桥,不断凝聚科技特派员力量,将乡村振兴战略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紧密结合,形成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党建工作、科技特派员工作共同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
强化党建引领,绘就民族团结“同心圆”。科特派中心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在全区建起了50个科技特派员党建联系点,推动基层党支部成为凝聚群众、服务群众、造福群众的战斗堡垒。通过主题党日、党建与业务融合培训班、“民族团结进步月”系列活动等多种形式,广泛宣讲党的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知识,在“宁夏科特派”微信公众号持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定期推送民族团结进步政策和科技惠民政策,推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于“润物细无声”中营造了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氛围。
坚持科技兴农,共享强村富民“幸福果”。科特派中心不断完善政策举措,提升管理服务,坚持科技下乡、服务“三农”,引导科技特派员紧紧围绕自治区“六特”产业及地方特色优势产业,以科技服务和成果转化为依托,通过项目支持、联农带农、结成利益共同体等方式,促进各民族不断走向共同富裕。目前科技特派员服务覆盖“六特”产业和马铃薯、黄花菜、中药材、小杂粮等地方特色产业,实现科技服务行政村全覆盖。科技特派员每年转化科技成果超过200项,开展技术服务超1.5万次,培育科技示范户1万户,指导培训农民10万人次。法人科技特派员为社会提供长期就业岗位3.8万个,雇佣工人11万余人次,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科技动力。
发挥头雁效应,开启乡村振兴“雁阵图”。科特派中心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头雁效应”,在广阔农村大显身手,释放出更多能量。采取“1+5”的模式,在全区培育选派了一支“高级农业技术专家+一线乡土人才”的多层次多民族科技特派员“头雁”领飞乡村振兴。采取“强点--延线--扩面”的科技服务方式,选派4196名科技特派员深入基层开展科技服务,在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良好氛围中以科技服务带动科技创业。选派263名“三区“科技人才,从发展产业、促进就业、社会融入的现实需求入手,到14个帮扶县的移民村开展科技帮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以产业发展推动美丽乡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