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自治区科技厅组织实施的“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园区碳资产评估及示范应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取得成效。该项目由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园区管委会联合区内外高校、企业承担,产出的碳足迹研究成果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作了技术专题报告。
一是实现了酿酒葡萄园碳汇价值可量化、可交易。针对酿酒葡萄园碳汇量测量、碳汇价值核算等技术瓶颈,研发出可测量、可核查的《宁夏葡萄园区碳汇评估体系》,搭建碳资产管理平台,并以银川市开展碳普惠试点体系建设工作为契机,发布《银川市酿酒葡萄园种植碳普惠方法学》,推动完成全国首个采取市场化模式开发的酿酒葡萄园种植碳普惠项目签约。
二是形成了酿酒葡萄种植管理和葡萄酒生产的碳足迹评价模型与技术规范。建立贺兰山东麓产区酿酒葡萄种植管理和葡萄酒生产过程生命周期内碳排放模型,制定并发布DB64/T 2089-2024《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种植碳足迹评价技术规范》、DB64/T 2085-2024《贺兰山东麓葡萄酒生产碳足迹评价技术规范》2项地方标准,为自治区党委、政府葡萄酒产业重要改革政策制定提供了技术支撑。
三是支撑了贺兰山东麓产区绿色低碳发展定位。项目研究成果用于《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保护条例》《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政策,为产区绿色低碳的定位以及绿色金融重点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撑。同时,项目还形成了《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绿色低碳管理指南》、酒庄企业绿色低碳发展典型案例,参与单位长城天赋酒获得国内葡萄酒行业首家“零碳工厂”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