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地区交通工程建设项目受风沙侵袭威胁严重,目前广泛采用的草方格治沙法因年代久远、自然风化、环境恶化等因素导致使用寿命缩短,不能满足工程使用周期需求。为解决这一问题,在自治区科技厅支持下,宁夏公路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与东南大学联合实施的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生物矿化防沙固沙的关键技术与高速公路应用示范》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该项目通过培养一种菌种拌生脲酶,利用系列生物化学反应生成无机碳酸钙,将沙粒胶结凝固形成矿化层,有利于水的下渗,同时增加沙漠持水能力,从而利于植物生长、有明显的防沙固沙效果。
目前,项目组已在乌玛高速青铜峡至中卫段沙漠高速公路实验基地完成5万平方米的生物矿化实验。经现场测试,试验区路段克服了草方格或低立式沙障失效的缺陷,抗风蚀和雨水冲刷能力显著提高,固沙区植物成活率达到60%,同时与原生植物形成有机整体,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
生物矿化技术是我国沙漠治理的首次应用,其提供的理论依据和应用成果在防沙治沙方面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对后续沙漠公路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