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宁夏大学、宁夏农林科学院、盐池县中药材技术服务站等单位承担的自治区中药材科技扶贫专项——“道地药材规范化技术集成示范与精准扶贫”项目通过自治区科技厅组织的专家组的现场验收。
项目主要在盐池、彭阳、隆德三县实施,聚焦甘草、黄芪、黄芩等道地中药材育苗成本高、技术规范化程度低等突出问题,重点开展了优质中药材种苗繁育、规范化种植、平衡施肥、化学药剂除草等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建立黄芪、黄芩种苗繁育基地7个,面积1610亩;建立板蓝根、黄芩、黄芩、芍药、红花等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14个,面积16509亩;建立中药材采种基地2259亩。开展培训12期,培训人员超过2000人次,其中,隆德县通过技术帮扶到村,贫困户到合作社、企业务工,发展订单种植,合作社代耕代种等方式示范带动贫困农户240户,产业带动户均增收5444元。
专家组一致认为,中药材科技扶贫专项充分发挥我区中药材产业“两组一会”作用,紧扣盐池、彭阳、隆德三县甘草、黄芪、黄芩等中药材发展的关键技术需求,有效集成和示范推广了黄芩秋覆膜种植、机械化起垄移栽、双膜覆盖育苗以及甘草宽幅覆膜育苗等一批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为推动当地中药材产业提质增效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也探索出了一条通过科技扶贫有效带动药材种植户持续稳定增收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