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山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积极探索产学研推创新模式,不断完善联盟运行机制,联合高校、企业、种植大户在开展新品种引进筛选、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市场开拓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2017年,银川市科技局组织、科技型企业或科研机构牵头,先后发起成立了山药、食用菌、葡萄酒和肉牛养殖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结合产业链打造创新链,充分运用市场机制聚集创新要素,促进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高校和科研机构有效结合,抱团共同开展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快提升产业技术创新、应用能力。
全市山药种植面积2000多亩,山药品种单一、种苗繁育技术滞后、机械化程度低是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联盟成立以来,新引进麻山药品种试种,产量达到2300公斤以上,较康白山药产量提高10%以上;引进新型双钻头开沟机,研究开发密植节水滴灌种植技术,土地利用率比传统种植模式大幅提高;研究改进满足规模化、标准化山药种植、管理、采收需求的农机具,降低了劳动用工成本;组织栽培管理技能培训,培训技术人员60多人,开展田间地头咨询服务30多人次,发放宣传册百余份;通过科技活动周、微信平台等,向消费者宣传山药营养成分、食用功效等知识;解决金凤区良田镇和顺新村、园林村等贫困村建档立卡户劳务用工170人次,带动了当地贫困户增收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