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治区科技厅认定了第二批自治区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至此,我区已建立20个自治区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将区内近50家基层医疗机构纳入临床医学协同创新平台,汇聚了一大批区内外医学领域优秀领军人才。今后,我区将把引入国家优质医疗科技资源作为自治区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的核心任务,构建与国家中心协同研究的纽带,充分利用国家资源,在更广泛的领域和更高的层次上,推进科技合作与交流,提高我区医疗机构的临床诊疗能力和水平。
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是科技部等国家部委加强我国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快医学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整体推进医学科技发展的重要举措,是面向我国疾病防治需求,以临床应用为导向,以医疗机构为主体,以协同网络为支撑,开展临床研究、协同创新、学术交流、人才培养、成果转化、推广应用的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类科技创新基地。目前,全国各地已经形成国家级和省级两个层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的格局。国家已经在11个疾病领域建设了32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形成了心血管、神经系统、恶性肿瘤、呼吸等9大疾病领域的高水平临床研究平台和协同创新网络。按照规划,到2021年底,国家将在主要疾病领域和临床专科统筹建成100家左右的中心,引导建设分中心,针对区域特有重大疾病建设省部共建中心。
尽管我区医疗卫生技术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在脑科学、干细胞、肠道微生态、生物医药、“互联网+医疗健康”等领域取得了一些国内先进的技术,但与中东部地区相比,我区医学研究基础薄弱,创新体系不完善,尤其是临床研究团队专业化建设滞后,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基层诊疗水平相对落后,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还十分突出。为此,我区将抓住国家科技部支持国家中心与我区中心合作交流的机遇,将引入国家优质医疗科技资源作为核心任务,在已有9家中心已成为国家分中心或网络成员单位的基础上,争取所有自治区中心成为国家分中心或网络成员单位,加强与国家中心的合作。一是加强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通过柔性引进专家、派出骨干外出跟班培训等,加强我区人才培养;二是依托东西部科技合作,聚焦临床需求,扎扎实实组织实施一批好的合作项目,提升我区诊疗水平;三是搭建跨区域的协同网络信息服务平台,有机融合远程会诊、远程影像诊断、远程教育培训等功能,引进国家顶级医疗资源和最新诊疗技术,让我区群众在本地就能享受到国内先进的诊疗技术。各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争取在今年7月“科技支宁”东西部合作推进会上,与国家中心或国家级团队负责人来宁签订合作协议,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和成果转化活动。
为进一步推进自治区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和东西部医疗卫生科技资源合作交流,自治区科技厅将不断完善对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支持和管理机制。在支持2017年认定6个临床医学中心每家约500万元的基础上,继续在平台建设、人才团队、东西部合作专项、科技惠民计划、自然基金等资金项目方面对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予以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