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宁夏科技成果管理中心组织专家对宁夏农机化技术推广站牵头完成的“残膜机械化回收与造粒加工再生利用试验与示范”项目进行了科技成果鉴定。
该项目针对旱作区农田残膜难以捡拾回收利用问题,通过引进、选型试验,从10个型号114台残膜回收机中筛选出适宜宁夏推广应用的搂耙式、滚筒式两类残膜回收机械,改进优化了2种机型,研制出单次作业可完成捡拾耕层残膜、膜杂分离、残膜集中装箱作业的农田残膜捡拾机;提出了早春覆膜地膜厚度0.01mm、秋季覆膜地膜厚度0.012mm的覆膜规范;确定了农田残膜机械回收、分拣、造粒加工物理循环利用的技术路线,探索出“行政推动、企业带动、农户参与、市场运作”残膜机械化回收循环利用运行机制,形成了“政府投入+利益联结+双约束考核”的宁夏残膜回收与利用模式。在西吉县、彭阳县、隆德等11个项目示范区开展了残膜机械化回收作业,完成了8.7万亩残膜机械化回收,回收残膜523.1吨,残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辐射带动345.3万亩,回收残膜29312.1吨。项目实施期间还制定农田残膜机械化回收作业技术规程1项(DB64/T 908-2013)、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
该项目有效解决了农用残膜污染,促进了农田土壤保护,提高了耕地质量,推进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对促进宁夏覆膜保墒旱作节水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推广应用前景广阔。